词典网 > 诗文 > 唐桂芳的诗 > 题程经历纪异诗卷

题程经历纪异诗卷

[明代]:唐桂芳

堂堂六合久一家,万国幅员时所化。奈何物众生萌蘖,龙虬起戳纷争拿。

淮西军来乙未岁,和州杀人乱於麻。程氏父子当患难,思之咄咄良可嗟。

小儿肩项俱被刺,大儿胁断眼缬花。解衣盘礴事卤掠,剪鬒漆黑垂鬖髿。

惟馀翁媪匿舍后,冷风淅淅吹蒹葭。是时刁斗夜将半,兄持弟抱屯似蛙。

兄也永诀已入井,弟也匍匐归路赊。可邻翁媪纵获免,生儿如此忧未涯。

苍黄不独陈叔宝,亦有视死同泥沙。须臾翁媪各返舍,崭然二子喜倍加。

哀哉媳妇耻受辱,淋漓血凝明丹霞。长儿长媳今奄弃,设位祭酒杂果楂。

呜呼一门聚骨肉,或生或死数岂差。幕宾敬甫人注仰,美誉莹洁玉不瑕。

仲庸劬书得奇语,直拟盘诰追聱牙。有时上堂称寿考,后先袍笏众口誇。

起居夫人年六十,康强端待孙扶车。伊予丁酉避草莽,稚雏学字方涂鸦。

东西暌离苦绝食,五日骨瘦穷槎枒。偶观叙论重感慨,鼻拥双涕流横斜。

唐桂芳简介

明代·唐桂芳的简介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唐桂芳的诗(216篇)

猜你喜欢

梅月双清歌为宪司经历赋

元代胡奎

罗浮仙人乃在琼瑶台,炯然玉立无尘埃。乾坤清气不常有,白月飞上青天来。

常时见花不见月,一色梨云万株雪。只今有月复有花,幕府芙蓉共清彻。

吾闻扬州何水曹,东阁赋诗清兴高。又闻孤山林处士,诗名清似西湖水。

吁嗟今夜月,曾照古时人。古今同一趣,花月长相亲。

冰为神兮玉为质,铁石心肠人不识。会当弄影舞婆娑,花前重写双清歌。

送嘉兴经历茅某之松江府判

明代袁华

柳塘水漫晓扬舲,离思乱逐花冥冥。芙蓉旧种参军幕,芍药新开判府厅。

三江龙蟠走海白,九山凤舞入云青。理閒觅句坐长日,芳草芊眠春满庭。

和张景中经历三首 其一

明代陶安

未来地步预难明,达士何嫌俗眼轻。天意安排元自定,穷通不必问君平。

次富子翚经历见寄韵

元代曹伯启

识破人间义利关,迷途不远便知还。暂筹宪幕有馀裕,常对圣门无腼颜。

一自真才归草泽,几回幽梦度云山。堂堂事业薰涵久,文法支流指顾间。

送姚经历复任河间

明代曹义

报政才看到帝乡,还官又见沐恩光。卢沟月影随归骑,野店鸡声促晓装。

佐政共誇才识远,交游争羡姓名香。到家想及阳生候,油幕风清日渐长。

题进帝索帝岩诗卷帝岩与余同榜又同为燕南官由翰林编修为御史台掾兼经筵检讨除为燕南廉访经历

元代萨都剌

忆昔登天府,文华萃帝乡。俊才鱼贯列,多帝雁成行。

宝剑悬秋水,骊珠耿夜光。三场如拾芥,一箭已穿杨。

上策师周孔,飞声陋汉唐。凤池开御宴,虎榜出宫墙。

赐笏丘山重,恩袍雨露香。天花皆剪翠,法酒尽封黄。

冠盖游三日,声名满四方。历阶超宰辅,捧表谢君王。

第甲分三馆,镌碑立上庠。曲江嘉宴会,合席尽才良。

契谊同昆弟,比和鼓瑟簧。誓辞犹在耳,离思各惊肠。

台阁需材器,儒林作栋梁。超迁乌府掾,辉映绣衣郎。

迫晏封几事,平明出奏章。日披坟典旧,时念簿书忙。

检讨超经幄,论思近御床。圣朝稽古道,日暮下回廊。

羁旅然薪桂,长吟出锦坊。弱妻贫且病,羸马瘦仍僵。

穷巷回车辙,空厨泛酒浆。故人传奏目,请便趣行装。

皇极三台重,燕南各道昌。承恩辞魏阙,揽辔去恒阳。

晓幕芙蓉露,秋空柏树霜。诸司循直矢,群吏肃宏纲。

汉水浮神马,岐山出凤凰。行须冠獬豸,已见走豺狼。

惭愧蓬蒿翼,乘风亦下翔。

赠宋经历

元代郭钰

山绕青原百雉城,入关尽说长官清。才贤肯为明时出,政事多资赞画成。

禾黍秋风螟螣息,梧桐朝日凤皇鸣。昼閒好读开元纪,节操存心慕广平。

次刘经历韵

明代宋濂

先生劲气类松柏,压倒柔脆千蒹葭。发为人文疾于电,砚墨衮衮翻群鸦。便合催归玉堂署,天子左右宣黄麻。如何摈绝东海上,使采夕术餐晨霞。一朝闽寇掠乡部,蜂营蚁队来无涯。先生仗剑募饶壮,带甲十万人无哗。旗帜精明刀戟锐,欲歼封豕连长蛇。灼山烙泽绝橧窟,奔迸不翅逃罝麚。火光照耀天地赤,支骸撑柱随燅煆鸿勋垂成事或变,志士扼腕徒咨嗟。迩来漂寄在道路,东西不定如栖苴。营乖卫逆结疮痏,攻啮胫踝将侵胯。注浆流沈泄愤懑,未许裤褶来笼遮。御湿虽治曲巘剂,踞洗恨欠云鬟娃。况逢炎溽酿急雨,大风挟势飞黄沙。山漫疑欲接霄汉,河涨定可浮星查。空堂悲坐发孤咏,风刺欲斗《离骚》家。岂惟草堂诗止疟,妙句亦可苏痿淋。悬灯疾读但吐舌,不觉唇腭相掀呀。文场自合推第一,俯视诸子百倍赊。黄钟大吕正醇鬯,桑间濮上谁淫哇。群仙谪下暂狡狯,莫忘旧种瑶池花。鉥肝刿肾竟无益,不如养性袪阴邪。他时紫府或有召,会驾五色麒麟车。

风树亭临江经历潘德全进士其父葬海宁之彭坡待制赵仲睦为书树亭赋二绝 其二

明代陈谟

墨妙谁题枫树亭,翰林待制有仪型。九原含笑应无憾,更待焚黄换刻铭。

古琴一张徽弦不具持赠刘汉卿经历因赋

宋代俞德邻

枯桐三尺蹙龙纹,爨下薪焦偶未焚。七窍已开犹浑沌,一丝不挂绝声闻。

至音澹薄何如默,大道希夷岂在文。持赠要知弦外趣,美哉斯意忆河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