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杜牧的诗 > 秋浦途中

秋浦途中

[唐代]: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路上萧萧秋雨下个不停,淅沥溪风吹着溪边的蒲苇。
问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吗?

注释
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
萧萧:形容雨声。穷秋:深秋。
淅淅:形容风声。蒲:即菖蒲,叶狭长,可以编蒲包、蒲席、扇子等。
为问:请问,试问。寒沙:深秋时带有寒意的沙滩。
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杜牧家就在杜陵樊川。

参考资料:

1、罗时进.杜牧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2232、马玮.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84

赏析

  这首七绝以韵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密含在风景的描写中,并不明白说出,却能给人以深至的回味。

  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山路蜿蜒,落木萧萧,秋雨纷纷;溪水伸展,秋风浙浙,波摇草动:山程水驿,风雨凄迷,字里行间流露出人行秋风的寒凉心态和冷寂情绪。“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枯黄了行人的口光,遮蔽了蜿蜒的山路。“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诗人行舟水、漂泊无依之感。“穷秋”助长寒凉,平添空旷;“一岸”铺展水草,点染秋风。整体而言,诗人善于观察,精于描绘,于细微处传精神,于平淡中显韵致。山路秋雨,风吹草动,叶落江流,这些寻常景物,被诗人用“萧萧”点染,用“浙浙”润饰,立刻营造一种寒凉凄清氛围,烘托奔波劳顿之苦,有声有色之感。当然,诗人笔下的风景从来都不是纯粹自然的描写,自然的风景其实是心灵风景的折射。一、二两句采用对起之格,这在绝句中是不多的。它这样用是为了排比刷色,增强景物的描绘性。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起句对仗,在绝句里宜活脱而不板滞,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虽然色彩鲜活,却迹近合掌,不是当行的家数。这里却不同,它笔势夭矫,如珠走盘,有自然流转之致。

  绝句讲究出神奇于百炼,起别趣于寸心,要能曲折回环,穷极变化。这首诗的头两句在外围刷色,展示出一幅风雨凄其的画面。为了下一步发展、深入、掀起感情的漩涡,诗人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来;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这些意蕴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寓情于景,令人于恬吟密咏中体味而得。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趣。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有着无限的风致。点出“杜陵”,是因为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来时还下杜陵无?”轻声一问,就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就把他宦途的枨触、羁旅的愁思,宛转深致地表现出来了。

  “樊南别有清秋思,不为斜阳不为蝉。”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表现情思,这是杜牧绝句的擅胜之处。徐献忠云:“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唐音癸签》卷八引)持较此诗,可谓刌度皆合了。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87-10882、徐昌才.梦回唐诗千百度:新华出版社,2012:101-102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四年(884)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凉秋九月,与“穷秋”句合,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比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此时又改调池州,转徙于僻左小邑间,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一番事业的诗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87-1088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的诗(404篇) ► 杜牧的名句(208条)

猜你喜欢

扈从登封途中作

唐代宋之问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将至临安途中偶成呈表叔陈给事去非

宋代张嵲

末契托外亲,夙昔承顾盼。邓鄙听论诗,房陵共遭乱。苍黄南山路,大雪将没骭。事定访田家,山花已如霰。燃薪代灯烛,新诗仰华绚。雨余登近岭,春晴集两涧。仿佛纸坊山,泉石眼中见。形影一东西,音声阻河县。驽骀自拘挛,鸿鹄谢羁绊。俄瞻九天上,更觉斯文焕。鄙贱集亹深,十年两遭难。稠重荷顾存,凡庸辱推荐。穷途感一饭,况此膺深眷。门墙行欲近,仰止极昏旦。余生不自意,复得亲谈宴。存没割中肠,申章泪滂溅。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唐代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途中见杏花

唐代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宋代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扬子途中

唐代柳中庸

楚塞望苍然,寒林古戍边。秋风人渡水,落日雁飞天。

客游十载,竟无可述,年来寄迹虞山,时往来尚湖之滨,途中有感,赋此

清代方仁渊

游子客为家,妻孥不相顾。年年尚湖滨,行相虞山路。

夕阳明水村,沙岸摇烟树。山光扑面来,水势随船去。

山水若有情,来往诚何故。踪迹溯鸿泥,可以浮生悟。

秧歌起四野,众绿洗一雨。愿得买山钱,筑室此间住。

遐哉葛天民,不为饥驱误。

奉和春日途中喜雨应诏

唐代魏知古

皇舆向洛城,时雨应天行。丽日登岩送,阴云出野迎。濯枝林杏发,润叶渚蒲生。丝入纶言喜,花依锦字明。微臣忝东观,载笔伫西成。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唐代韩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上怜民无食,征赋半已休。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征求。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适会除御史,诚当得言秋。拜疏移閤门,为忠宁自谋。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下陈畿甸内,根本理宜优。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雠。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黾勉不回顾,行行诣连州。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商山季冬月,冰冻绝行輈.春风洞庭浪,出没惊孤舟。逾岭到所任,低颜奉君侯。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白日屋檐下,双鸣斗鸺鶹.有蛇类两首,有蛊群飞游。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疠疫忽潜遘,十家无一瘳。猜嫌动置毒,对案辄怀愁。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果然又羁絷,不得归锄耰.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栖栖法曹掾,何处事卑陬。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俦。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奸偷。悬知失事势,恐自罹罝罘。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胡为首归路,旅泊尚夷犹。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赫然下明诏,首罪诛共吺。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班行再肃穆,璜珮鸣琅璆.伫继贞观烈,边封脱兜鍪。三贤推侍从,卓荦倾枚邹。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协心辅齐圣,致理同毛輶。小雅咏鹿鸣,食苹贵呦呦。遗风邈不嗣,岂忆尝同裯.失志早衰换,前期拟蜉蝣。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深思罢官去,毕命依松楸。空怀焉能果,但见岁已遒。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雷焕掘宝剑,冤氛消斗牛。兹道诚可尚,谁能借前筹。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东归途中作

唐代罗隐

松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