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佚名的诗 >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宋代]:佚名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卷起帘幕,独自依靠在弯曲的栏杆上,远处江面辽阔,傍晚的天空无边无际。望着家乡的方向,满目相思泪。
几点浪花随意的腾起,岸边沙鸥扑腾着翅膀翱翔天际。抓住眼前这引人深思的景象作诗,然而那惊起的沙鸥却消失在苍烟水草丛中了。

注释
曲阑:“阑”同“栏”,栏杆;曲阑就是弯曲的栏杆。
暮天:傍晚的天空。
吴头楚尾:源自宋朝洪刍《耿方乘》,其中曰:“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这里豫章代指江西,缘由其在吴地之上游,楚地之下游,因此得名。
扑鹿:形容拍翅声。

赏析

  这首词又名《江亭怨》,原题于荆州江亭之柱上,故由此得名。作者并不可考,《冷斋夜话》、《异闻录》等著作言其是吴城小龙女之作,使这首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

  以词意来看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少女感物伤怀思乡想家之作。但由其艺术手法来看,其内容之深刻,画面之丰富,手法之巧妙,给人感受之丰富不似一个初出笔坛的少女之作。

  词的上片描写流落异乡,客居他所的少女思乡远望的画面。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之际。”怀着难言的哀愁,少女寂寞孤独地倚在栏杆上,面对暮色笼罩下的群山,泪眼朦胧,遥望故乡。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吴头楚尾”源自宋朝洪刍《耿方乘》,其中曰:“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这里豫章代指江西,缘由其在吴地之上游,楚地之下游,因此得名。这句话意思是说少女泪眼朦胧地望着她家乡江西的方向。上片短短四句,却把少女那种满腔哀怨的感情,满目思乡之泪,形象与情感、人与物、景与情深然一体。

  词的下片,写思乡望远的少女内心丰富丽情感。受惊的沙鸥任意飞翔,而自己却流落异乡,有家难归一股难言的伤感顿上心头。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雪花喻浪花。扑鹿,象声词,指沙鸥拍翅的声音。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伤怀,却言沙鸥不受羁绊,实际上把少女离乡后的不自由与沙鸥自由翱翔作了对比,通过移情联想,她的无限伤感流露纸端。“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少女多想抓住眼前这引人深思的景象作诗,然而却在转瞬之间那惊起的沙鸥却消失在苍烟水草丛中了。多么形象,又是多么生动,一幅少女思乡感伤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美的愉悦。

  这首词妙语横生,妙意满目。语句不多但词意深远,给人留下广阔的联想,使人余味不绝。

佚名简介

宋代·佚名的简介

暂无简介 ...〔► 佚名的诗(1879篇) ► 佚名的名句(1条)

猜你喜欢

清平乐·春风依旧

宋代赵令畤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清平乐·何处游女

唐代韦庄

何处游女,蜀国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刬地绣罗金缕。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

清平乐·野花芳草

唐代韦庄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道怅香闺暗老!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清平乐·黄梅雨住

宋代陈德武

黄梅雨住。青草池塘暮。轻许天然乐两部。遥想周郎不顾。生憎利口喃喃。凭谁井塞泥缄。最是玉人枕上,几回梦断江南。

清平乐·春花秋草

宋代晏殊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老抵别愁多少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清平乐·雨晴烟晚

五代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清平乐·金风细细

宋代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风光紧急

宋代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宋代刘克庄

顷在维扬,陈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赋此。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清平乐·采芳人杳

宋代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