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李治的诗 > 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

[唐代]: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李治简介

唐代·李治的简介

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李治的诗(18篇)

猜你喜欢

九日五首·其一

唐代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宋代王正功

百嶂千峰古桂州,乡来人物固难俦。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封前旒。三君八俊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宋代史达祖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双阙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更无人擫笛傍宫墙,苔花碧。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

重九日登岘石洞岩次磨崖石刻古韵

明代林光

千仞悬崖俯汉川,衰年扶步若登天。茱萸晚日簪重九,乌帽斜风落醉仙。

古怪岩头看剥字,清泠涧底认跑泉。摩挲盘石行还住,走笔题诗笑率然。

九日寄秦觏

宋代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龙凤己亥秋九月上於建龙关仪凤楼杂写金陵山川六处命僚属各赋绝句走笔立成

明代陶安

秦淮流入大江来,白鹭中分水势开。牛首峰前曾谒望,三山遥拱凤凰台。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唐代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宋代王正功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士气未饶罗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鹍鹏竚剧谈。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九日送别

唐代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