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苏轼的诗 > 和人登海表亭

和人登海表亭

[宋代]:苏轼

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回首球场尤醒眼,一番风送监重磨。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2761篇) ► 苏轼的名句(1127条)

猜你喜欢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 其四

清代李兆洛

列炮周垣控扼存,香台今傍将台尊。护持狮象珠常定,帖息鲸鲵浪不喷。

拓纛双桓遥隐树,收帆千舶正当门。风涛咫尺连南澳,著论何人继应元。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南北朝谢灵运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八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

清代阮元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抵官十之五。我来抵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潮不推行直上飞,水不平流自僵竖。

海若凭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马衔高坐蛟鼍舞,拔箭倒发钱王弩。

须臾直撼塘根去,摇动千人万人股。如卷黑云旋风雨,如骋阵马斗貔虎。

如阴阳炭海底煮,如决瓠子不能御。三千水击徙沧溟,十二城堕倒天柱。

气欲平吞于越天,势将一洗余杭土。吁嗟乎,地缺难得娲皇补,大功未毕悲神禹。

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

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俾安堵。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

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雁齿长桩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

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语。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词人心乐帝心苦。

登海螺岩

明代释今壁

截断云根路欲穷,层峦步步入寒空。百年踪迹登临外,万里关河指顾中。

阳雁叫霜过北浦,晓梅含蕊候春风。杖头到处谁今古,云月溪山各异同。

秋槎登海州乘槎亭

宋代张耒

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人家槎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

寄和石遗登海天阁诗

清代陈宝琛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登海螺岩

明代释今辩

深山更有山深处,万道洪崖鸟道通。古洞梅花同雪白,傍岩枫叶染霜红。

千峰隐映斜阳里,一雁低徊薄雾中。此日从师何所有,烟寒树老日空濛。

登海螺岩

明代释今回

步出孤高四望穷,万山千壑此称雄。幽探忽到云关外,残梦空生石榻中。

别涧尽馀苔藓绿,隔溪虚映雪花红。吾师到处谁同到,蹑迹还当属数公。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 其一

清代李兆洛

且泛蒲觞莫放空,莲青藕白荔支红。星星青气兼朝雨,猎猎樯旗飐海风。

苍兕练多金鼓习,岛夷驯久岁时同。云溪绿柳应无恙,何日听歌画舫中。

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

宋代苏轼

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法供坐令微物重,(轼旧有怪石供。)色难归致孝心纯。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玭珠出泗滨。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麾扇自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