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zhé

覆公折足


拼音fù gōng zhé zú
注音ㄈㄨˋ ㄍㄨㄥ ㄓㄜˊ ㄗㄨˊ

词性 成语


覆公折足

词语解释

覆公折足[ fù gōng shé zú ]

⒈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覆折”。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太尉 樊稜,司徒 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无耻,终无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
《后汉书·李固等传论》:“李固 据位持重,以争大义,确乎而不可夺。岂不知守节之触祸,耻夫覆折之伤任也。”
《周书·寇洛于谨等传论》:“及 谨 以耆年硕德,誉重望高,礼备上庠,功歌司乐,常以满盈为戒,覆折是忧。”

分字解释


※ "覆公折足"的意思解释、覆公折足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系统未找到和 “覆公折足” 同音的词语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