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ǒ chóng

倮虫


拼音luǒ chóng
注音ㄌㄨㄛˇ ㄔㄨㄥˊ

繁体倮蟲

倮虫

词语解释

倮虫[ luǒ chóng ]

⒈  身无羽毛鳞甲的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引证解释

⒈  身无羽毛鳞甲的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大戴礼记·易本命》:“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汉 王充 《论衡·遭虎》:“夫虎,毛虫;人,倮虫。毛虫飢,食倮虫,何变之有?”
清 龚自珍 《释风》:“且吾与子何物?固曰:倮虫。”

国语辞典

倮虫[ luǒ chóng ]

⒈  没有羽毛或鳞介以蔽身的动物。也作「裸虫」。

《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干巛之美也。」

分字解释


※ "倮虫"的意思解释、倮虫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系统未找到和 “倮虫” 同音的词语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