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鲍照的诗 > 代放歌行

代放歌行

[南北朝]:鲍照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蓼虫已经习惯了辛辣的水蓼,看见甜美的葵堇,反而要逃跑。
小人总是限于狭猫的境界,又怎么能理解旷士的高尚怀抱。
天刚放亮,洛阳城中雄鸡啼晨,宫门洞开,大小官吏前来早朝。
达官贵人从四面八方聚来,轻车骏马奔驰在条条官道。
宽大的衣带在风中飘舞,五彩的冠缨被飞尘笼罩。
日上中天,公务仍然不会停止,夜幕降临,晚钟已敲也无人回家。
如今这太平盛世,不易再逢,君王贤明爱才,也很难遇到。
清明的谋虑,出自君王的独断,外来的猜嫌之辞,都无法动摇。
说对了一句话,就能封官进爵,有一点儿特长或好的品格,就可以辞别田野,从此做官,步步升高。
当今君王,为招纳天下贤士,岂只是把白璧颁赏,还要把黄金台来建造。
可是今天,您究竟为什么面临坦荡的仕途,反而迟疑不前,把好机会失掉?

注释
放歌行:《放歌行》为古乐府使用的旧题,常用来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
蓼(liǎo)虫:蓼草上生长的小虫。蓼,指泽蓼,一种草本植物,叶味辛辣。
葵堇(kuíjǐn):又名堇葵,一种野菜,味甜。见《楚辞·七谏》:“蓼虫不徒乎葵藿”。
龌龊(wò chuò):拘局的样子,指局限于狭隘的境界。
旷(kuàng)士:旷达之士,不拘于世俗之见的人。
洛城:洛阳城,这里是泛指京城。
禁门:皇宫的门。天子居住的地方叫禁中,门设禁卫,警戒森严,所以叫禁门。
平旦: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冠盖:冠冕与车盖。指戴高冠乘篷车的达官贵人。
纵横至:纷纷而来。纵横,是纷纭杂乱的样子。
素带:古时大夫所用的衣带。
曳(yě):引、拉动。
长飙(biāo):暴风。
华缨(yīng):华美的冠缨,一种用彩线做成的帽带。
日中:中午。
钟鸣:钟鸣漏尽,指深夜戒严之后。
夷(yí)世:太平之世。
信:诚然,确实。
天:指君王。
珪(guī):一种上圆下方的玉板,古代封官时赐硅作为符信。
爵(ju):爵位,官阶。
草莱(lái):田野。
岂伊:哪里。伊,是语助词。
白璧赐:赏赐白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一见虞卿即赏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这句话就是用的这一典故。
黄金台:在今北京附近。燕昭王筑黄金台,上置千金,以招天下贤士。
君:指旷士。
迟回:迟疑不前。

参考资料:

1、丁福林编著.谢灵运鲍照集:凤凰出版社,2009.01:126-1272、曹明纲撰.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1543、刘心明译注.谢灵运鲍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10月:186-187

创作背景

刘宋王朝政治腐败,卖官鬻爵,贿赂公行。高门世族把持朝政,一般无耻之徒狗苟蝇营,以求富贵利达。作者为了揭露和讽刺官场钻营奔竞的腐败风气,表达自己不甘被卑污世风所染的高风亮节,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741-743

赏析

  此诗前四句开门见山亮出矛盾,将龌龊小人与高怀旷士分列两句,形成对照。“小人自龌龊”构成全诗主脑,是后文穷形极相描绘的张本。在这两句写实诗前用“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两句来起兴,既有含义,又增添了文学情趣。蓼虫习惯了辛辣苦味,不喜欢堇葵的甘甜。这两句不仅是兴,而且也是比。其比的含义,前人或谓是指小人不知旷士之怀,犹如蓼虫不知葵堇之美;或谓是指旷士习惯于辛苦生涯,不以辛苦为非。细绎诗意,当以后说为是,因为“避”、“不言非”等语,并无贬义,而以苦为乐,从来就是豁达放旷之士的本色;只有小人,才是趋甘避苦之徒。

  从“鸡鸣洛城里”至“钟鸣犹未归”八句是此诗第二层,写“小人”的龌龊行为。“鸡鸣”“平旦”“日中”“钟鸣”是贯串八句的时间线索。其人物则是“冠盖”,他们的一天,从“平旦”起,天子的“禁门”刚刚打开,就蜂拥而至了。“纵横至”、“四方来”,来势汹涌如潮水,笔端带有揶揄调侃之意。乘他们车马驰骤之际,诗人迅速为他们的风尘尊容勾勒了一幅生动无比的漫画:“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这些颇有身分的人,他们的素带在急驰的大风中乱飘,华丽的帽缨上结聚了远道而来的尘埃。这幅画有色彩,有动态,有细节,形象传神,耐人品味。句中未著一字褒贬,却“写尽富贵人尘俗之状”(沈德潜《古诗源》),把角逐名利场者的丑态刻划得入木三分,不愧为神来之笔。他们到处奔竞,“日中”不可能会停止钻营。就连夜深“钟鸣”后他们犹未回家。一个“犹”字,有多少惊讶、感叹、挖苦之意。后汉安帝《禁夜行诏》云:“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这里说“钟鸣未归”,可见奔竞日盛,古风荡然无存。

  “夷世不可逢”以下是此诗第三层,记录了奔竞小人对道旁旷士的谈话,他们对旷士说道: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君王也是真正爱才的贤君。他英明的考虑出于自己的判断,不受任何外来影响而猜疑动摇。这些正经话出自小人之口,就显得肉麻阿谀与不伦不类,因而具有极大的讽刺性。接着,小人们又向旷士津津乐道地夸说起了进入仕途的容易和当官的好处。这四句是说才能之士只要有一言之美,片善之长,就会受贤君青睐,被封官赐爵,辞别田野,登上朝堂。而贤君爱才,岂但只赏赐白璧,还将仿效燕昭王筑黄金台来重金招聘你们呢。这四句虽是小人们的劝诱、夸说之辞,但也是他们一心只想升官发财的灵魂大曝光,写得真是笔锋辛辣,利如刀锥。“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最后,小人以嘲弄的口吻诘问旷士:你到底有什么毛病,竟面对阳关大道还独自徘徊不前?全诗至此顿住。对于无耻小人的挑衅,诗人没有也不屑回答,但不回答并不等于没有答案。读者若试着掩卷思索,就会发现,答案已在开头“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之中了。这一结回应开头,使通篇皆活,旷士形象虽未著墨,但在对照中自显出其迥异小人的品格。这个结尾让应受嘲弄的人去厚颜嘲弄别人,真是幽默滑稽而有波澜,可谓味蕴言外,冷峻隽永。

  《代放歌行》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歌录》曰:“《孤生子行》,亦曰《放歌行》。”《孤生子行》,又题作《孤儿行》,在乐府古辞中写的是孤儿备受兄嫂折磨,难与久居的内容。鲍照的拟作,旧瓶装新酒,用以揭露黑暗,抨击时政,大大拓宽和加深了这一乐府旧题的表现力。在这个方面,也同样显示了诗人非凡的艺术勇气和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

参考资料: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741-743

鲍照简介

南北朝·鲍照的简介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鲍照的诗(204篇) ► 鲍照的名句(9条)

猜你喜欢

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

清代丘逢甲

仙不在菖蒲涧,佛不在风幡堂。劳君打包出东林、骑鹤离武昌。

与君携手南极旁,坐看东海恶潮撼乐浪、西峤战云连点苍。

地下斗麒麟,天上笯凤凰。有矢不得射贪狼,有弓不得挂扶桑。

三十六军尽女子,军中之气安得扬?乘轩三百人,济济何跄跄?

江南李花河北杨,天下方歌妩媚娘。瓮头揭取六一泥,放出北斗斟天浆。

上天谁禦蛟龙车?渡海谁驾鼋鼍梁?地下主者媪不翁,天上主者刘而张。

烈烈蚩尤魂,持头欲咋古帝轩辕黄。千秋万岁心徒伤,横来小者侯而大者王。

乃今置之祝融汪,古月不凉今月凉。不生不死,百草何用神农尝?

长剑玉珥鸣琳琅,北收黄河南收江,乾坤纳纳一钵藏。

筮亦不能短,龟亦不能长。赤手捧出日月双,九头之纪重纪天地人三皇。

北不尽幽燕,南不尽荆扬。呼取天孙为织裳、牵牛为服箱。

胡为乃与下界虮虱徬徨重徬徨。古来颜回为素臣、仲尼为素王。

华衮斧钺,笔削终日忙。有天仅倚杵,压头头不昂。

丈夫动辄计万世,毕竟几人遗臭与流芳。麟乎麟乎逢鲁圉,凤兮凤兮趋楚狂。

僬侥之民不自小,乃与龙伯大人之国相颉颃。天欲无三光,地欲无五常。

世间狐貉瞰人尽,更遣虎豹来九阊。与君相逢今日竟何日,非苏非李落日吟河梁。

三万六千椰酒觞,饱有荔枝饥槟榔。三生一穗沉水香,死不用青蝇吊仲翔,生不用金鸡下夜郎。

罗浮仙蝴蝶,作茧供衣裳。香溪之水春可航,朱明洞天径未荒。

送君此去吾亦隐,四百三十二君待我开草堂。麻姑、玉女、梅花、美人尽列侍,人间无此温柔乡。

噫嘻乎嗟哉!白云乡是温柔乡。

秋日泛舟钱塘观潮放歌

明代胡应麟

黑风夜簸沧溟水,冯夷却走海若靡。素车白马来何方,璇室琼楼遍空起。

玉龙垂地五千丈,银河驾天一百里。三军钜鹿战始酣,万甲长平溃难止。

胡生此时归适越,醉挟扁舟离江渚。鼓柁初疑月窟中,旋身已入冰壶里。

雪山恍见释迦坐,一苇聊将达摩拟。波翻魍魉泣,浪跋天吴语。

长鲸鼓鬣如峻山,电掣云愁堕飞雨。舟人渔子袖手不敢出,篷底仓皇掩其耳。

是日胡生气无比,轻桡在手疾于矢。白眼茫茫向天际,欲乘长风破万里。

回瞻圆峤若咫尺,东望扶桑聊徙倚。即如鲁连蹈岂得,便逐灵均兴难已。

君不见越王宫,吴王宇,寂寞空厓半颓圯,日夜寒涛浸荒址。

满眼豪华遽如许,人生龌龊胡为尔。乘槎八月差快意,击楫中流竟何以。

天寒日暮风转疾,彷佛鸱夷共相语。朝来更泛若耶棹,会挟西施从范蠡。

放歌行

宋代陈师道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七洲洋看月放歌

清代丘逢甲

一舟之外天连水,万里空明月轮起。七洲洋里看月行,数遍春宵古无此。

舟行双轮月只轮,青天碧海无纤尘。茫茫海水镕作银,著我飞楼缥缈独立之吟身。

少陵太白看月不到处,今宵都付渡海寻诗人。月轮天有居人在,中间亦有光明海。

不知今宵可有南去乘舟人,遥望地球发光彩。地球绕日日一周,日光出地月所收。

此时月光照不到,尚有大地西半球。此时月光随我来南游,大千界中有此舟。

更著此月来当头,舟中吴讴答越讴。月光夜照花枝幽,中有蛮姬十队并作天魔舞。

东音西音四起声咿嚘,嫦娥应自怨幽独,不及人间儿女同无愁。

安知人海群龙方血战,蜗国蚊巢纷告变。月光遍照六大洲,万怪千奇机械见。

剩此同舟胡越犹一家,各抱月华共欢宴。自从中朝海禁开,年年月月泛月有人来。

忽然今月属吾有,此时此地此景真奇哉!吸月屡罄葡萄杯。

独惜南溟岛国尽隶他人属,坐叹热带之下无雄才。

人间万事纷变灭,方见月圆旋月缺。四万八千修月仙,玉斧长劳竟何说。

固知盈亏之理原循环,大地山河终古不改色。即今圆相虽未全,一出已令天下悦。

天上之月海底明,上下两月齐晶莹。两月中间一舟走,飞轮碾海脆作玻璃声。

月兮西落而东生,北舟莽莽方南行。天经自纵地纬横,此时吐吞八极诗方成,天鸡喔喔呼潮鸣。

自是诗中海权大,万里南天开海界。月华夜夜供豪吟,月神不怪海神怪。

明朝待看海上无数之奇峰,明宵舟泊宾童龙。澜沧江头看月去,江花江柳春溶溶。

放歌行寄长安旧游

明代张元凯

碧桃落尽青春老,黄金不铸朱颜好。男儿策名须及时,衰迟徒遣忧心捣。

少年投笔欲邀勋,西入长安谒圣君。公车不献长杨赋,都邑先传喻蜀文。

朱门先达如畴昔,留驩得接夔龙席。鸣环振佩声锵锵,琼筵宝幄乐未央。

暂同良夜醉鹦鹉,期共清朝仪凤凰。辉光草木俱生色,假使白头还可黑。

意气如山不易倾,立谈元可取功名。借筋画成扶汉鼎,箭头书去破聊城。

居间然诺良无负,彊灌能胜一石酒。藩车日赴孟公期,金钱夜作爰丝寿。

骏马花骢白玉鞍,濯龙鸣凤近金銮。英盼自堪回绛灌,雄图非为斩楼兰。

得意能将知己酬,此心未始羡封侯。一言不合拂衣去,五陵游侠还相许。

斗鸡走狗出长楸,安能咄咄书空语。自是当时桓茂伦,历落嵚崎可笑人。

今日低头在草莽,放歌一曲千山春。

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

清代姚世钧

东风吹我来饶州,因循又作两日留。乍晴乍雨天气换,一杯聊复消牢愁。

寓形宇内一瞬耳,双丸毂转如浮沤。春来秋去陋鹒蟀,朝生暮死嗤蜉蝣。

我今头颅欻老大,蹉跎壮志无一酬。寻章摘句守矩矱,廋辞谜语工雕搜。

有时随俗恣谐谑,浩歌一歌商声讴。贾生泪忍但暗下,班超笔在仍空投。

芸窗俯首历几稔,幽忧之疾无从瘳。莺花三月辞故国,飘然来作南楚游。

冲风踏浪无不可,三千里路望阻修。蒲帆十幅钓台转,轻舠一叶钱塘浮。

饶州自古称上郡,土地则广人民稠。鄱阳澒洞恰绕郭,瑞芝峭削才当楼。

兹游信宿敢易视,湖山暂向笔底收。远涉思入女儿港,近眺拟泛琵琶洲。

左挈偏提右不落,狂呼惊动东西舟。遥汀鱼跳刀泼刺,垂杨风卷丝飕飗。

水天下上黑如漆,严城俄报三更筹。醒无人劝醉莫管,两行银烛开双眸。

丈夫意气贵卓荦,安用狭隘趋时流。周身会须罗千骑,当车只合拥八驺。

七尽之躯三寸舌,不取相印终封侯。吟成自笑还自泣,金尊重举浇诗喉。

身行万里从此始,浩荡莫让波间鸥。

观卢岩瀑布放歌

清代焦贲亨

峰回绝壁鬼斧折,凿破天门天汉泄。干崖照耀天长虹,飞流溅沫喷寒雪。

须臾幽壑风飒飒,吹散游丝四面射。我欲剪之作罗裙,鲛人停梭依岚泣。

危磴斑斑绣紫黛,蹑屐扪萝石龛在。洞花摇落点翠林,悬岩颠松皆生态。

隐隐谷口处士庄,盈盈碧水洗石床。载酒酣歌兴未已,玉女峰头月吐芒。

放歌行 其一

宋代陈师道

春风永巷闲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代放歌行

南北朝鲍照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西湖放歌

清代慧霖

曩闻西湖景,奇胜甲天下。今年六月始来游,所闻不及所见者。

西湖山,如画图,楼台缥缈开蓬壶。西湖水,清见底,净碧荷花香卅里。

若将西湖比贤士,光风霁月何清美。若将西湖比西子,澹妆浓抹洵如此。

白公苏公两仙才,为政风流先后来。酒魂诗魄在何处,夜深飘渺云车回。

表忠旧迹祠宇在,苏小坟头春似海。英雄事业儿女情,俯仰千秋发深慨。

金牛之湖尚可游,销金之窝安得留。吁嗟乎!人生到此亦快意,何必五岳名山一一穷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