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06-507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44-345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06-507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44-345

卢梅坡简介

宋代·卢梅坡的简介

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 卢梅坡的诗(14篇)

猜你喜欢

雪梅·其二

宋代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宋代朱槔

去年雪欺客,平地一尺深。谢遣东阁花,那雇西床琴。故人初不知,屋侧乃见寻。悠然振永起,谁复明此心。

题雪梅

明代杨荣

姑射仙姿不涴尘,还教滕六助精神。那知一段冰霜态,付与时人为写真。

香雪梅

清代徐元钺

写出寒梅景,茫茫一带斜。幽香云作障,冷艳雪如花。

银海千层浪,恒河万点沙。小桥流水外,何处认人家。

雪梅

宋代李龙高

雪飞不到越王台,万树千枝满意开。花太清高天也妬,转教滕六御风来。

雪梅

宋代杨公远

冻合顽云四幕垂,须臾六出揽空飞。梅花自禀清臞相,底事添渠十倍肥。

宜雪梅

宋代方蒙仲

长愁花易天,倏被风吹尽。因爱雪花飞,枝头巧相映。

品令(咏雪梅)

宋代陈亮

潇洒林塘暮。正迤逦、香风度。一番天气,又添作琼枝玉树。粉蝶无踪,疑在落花深处。深沈庭院,也卷起、重帘否。十分春色,依约见了,水村竹坞。怎向江南,更说杏花烟雨。

题雪梅

明代林光

阴云忽忽散溪头,偃仰寒梢露屈虬。却把幽香埋腊雪,独留清梦在罗浮。

瘦筇又挂千峰月,秃笔初回两眼秋。仙鹤不来冬夜永,道人何处倚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