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

[宋代]: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李不要嫉妒凛冬绽放的红梅,花与花开放的姿态原来就不同。
经历了风雪,身上还有雪的痕迹。虽然是红梅,色彩却不是十分红艳。

注释
莫:不要。
元:通“原” , 原本。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红梅独特的姿态和个性。
  诗的起笔手法就与众不同。诗人并不急于点题,而是把所要写的红梅置之一边,先请桃李登场。这样做的用意是很明白的,孤立地描写红梅,读者不易领会,必须有参照物。请出桃李作参照,桃红李白,尽人皆知。桃李既有妒梅之心,说明红梅兼有桃的“红”和李的“白”,实则不红也不白,而是在红白之间。这样一来,虽未言及红梅,而红梅已在句中了。

  劝告“桃李莫相妒”,得有充足的根据。这一点诗人已经成竹在胸,深思熟虑了。第二句就用哲理来说服。“夭资元不同”,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性,这就是所谓的“夭资”。红梅就是红梅,既不同于桃,也不同于李,互不相干,有什么可妒忌的呢。这句从容道来,仍不让红梅亮相。

  后二句是诗的重心所在,是骨子。诗人终于将自己思维中塑成的红梅的美奉献给了读者。红梅从它的大家族中分离出来,但它“犹余雪霜态”,梅所固有的傲霜凌雪不畏严寒的品性没有变,而且不是“十分红”。大自然赐予它粉红的花色,又使它优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变得更加妖娆多姿了。红梅既有高洁的内在美,也有娇艳的外表美,难怪桃李等异族姐妹要嫉妒它了。至此,红梅的形象已玉立于读者心中。“未肯十分红”回应第一句,也是劝告“莫相妒”的理由之一。

  这首小诗活泼而有趣。全诗四句都好像是红梅向桃李作解释;花草本为无情之物,但诗中的桃李会“相妒”,红梅也“不肯”红得过分,免得引起“与桃争艳”的嫌疑,增强桃李的妒心,都被人格化为有情之灵了。操守高洁而谦虚和逊的红梅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

王十朋简介

宋代·王十朋的简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王十朋的诗(1738篇)

猜你喜欢

红梅

宋代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和红梅

宋代释宝昙

此花不是施朱手,醉里何妨取次开。地近恐遭繁杏污,月明先遣暗香来。为君绕树须千匝,老我逢春复几回。诗到扬州定清绝,向来安得比传杯。

一剪梅 红梅

清代周贻繁

翠羽低飞破晓烟。傲冷风前。索笑花前。玉冷生晕醉无言。

不要人怜。可动人怜。

细捻胭脂点素妍。逸似逋仙。瘦似癯仙。一枝红占小桃先。

风韵依然。骨骼依然。

墙角红梅,九月发花一朵,偶成四绝;时羁狱舍,用「盐」字 其三

明代张煌言

何用高吟昔昔盐,也应索笑到巡檐;独惊梅菊争先吐,东阁东篱韵两拈。

红梅驿 其三

清代全祖望

梅花北去多为杏,谁道南辕亦有然。闻道琼台还六出,稽含状里未详笺。

周公美尝年有红梅之约今花时雨雪公美以诗遣

宋代陈文蔚

红梅高赏趁春晴,不记年华几甲庚。花酒一时双遣至,却愁不似对梅清。

墙角红梅,九月发花一朵,偶成四绝;时羁狱舍,用「盐」字 其二

明代张煌言

奇葩香韵自廉纤,不压冰霜瘦转添;只恐枝头滋味贵,他年调得许多盐。

红梅

明代徐庸

牡丹自古能倾国,魏紫姚黄斗颜色。歌钟对赏庭院誇,一种不及罗浮花。

灵砂九转丹炉底,服后姿容妙无比。骚人题诗笔如刀,认桃疑杏才非高。

石家金谷珊瑚拆,醉酒谩誇双耳热。玩芳今有奇男子,胆瓶插向东风里。

辽阳道中见红梅以重价购得之

清代陈曾寿

来作人间第一春,故应惨澹见凋晨。梦投暗记惨霞佩,酒晕微赪缟袂人。

沧海泪乾回一笑,冰天镜冷对孤颦。自伤自媚空尘想,未管啁啾翠羽嗔。

小春红梅效徐庾体

明代杨慎

风池冰未合,云林叶才彫。小梅含紫萼,疏英缀青条。

飘香寒谷迥,静影月林遥。绛雪明玄夜,丹霞凝素朝。

美人惜琼树,纤手抚金翘。剪彩添花蕊,横枝当绮寮。

春杯酌鹦鹉,夕幌启鲛绡。鲜妆呈粉艳,醉颊涌红潮。

百和炉烟歇,九枝灯焰消。窗通罗浮梦,帘隔寿阳娆。

笛奏金将落,琴心弄未调。芳华谁与问,秀色自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