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方干的诗 > 题君山

题君山

[唐代]: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听说君山古时候本无。
原是昆仑山顶一块石,飓风吹来落入洞庭湖。

注释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势奇秀,景色旖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
于:一作“游”。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麻姑:神话中仙女名。传说东汉桓帝 时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蔡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知经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麻姑自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又能掷米成珠,为种种变化之术。事见晋葛洪《神仙传》。
“闻说”句:一作“说道君山此本无”。闻说,听说。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元:原来,原本。一作“云”。昆仑:山名,绵亘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
海风:飓风。海,古代称塞外湖泊亦曰“海”。落:落到。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

赏析

  洞庭湖中的君山,由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神话传说,激发过许多诗人的想象,写下许多美丽篇章,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等等,这些为人传诵的名句,巧比妙喻,尽态极妍,异曲同工。方干这首《题君山》写法上全属别一路数,他采用了“游仙”的格局。

  “曾于方外见麻姑”,就像诉说一个神话。诗人告诉读者,他曾神游八极之表,奇遇仙女麻姑。这个突兀的开头似乎有些离题,令人不知它与君山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已包含有一种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单单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据《神仙外传》,麻姑虽然看上去“年可十八九”,却是三见沧海变作桑田,所以她知道的新鲜事儿不少。

  “闻说君山自古无”,这就是麻姑对诗人提到的一件新鲜事。次句与首句的起承之间,在情节上有一个跳跃,那就是诗人向麻姑打听君山的来历。人世之谜有很多,诗人单问这个,也值得玩味。那烟波浩渺的八百里琼田之中,兀立着这样一座玲珑的君山。诗人泛舟湖面,“四顾凝无地,中流忽有山”(许棠《过君山》),这个发现,使他惊喜不已;同时又感到这奇特的君山,必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来历,从而困惑不已。诗人大约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去方外求教的。诗中虽然无一字正面实写君山的形色,完全从虚处落笔,闲中着色,却传达出了君山给人的奇异感受。“君山自古无”,这一说法既出人意表,很新鲜,又证实了人们的揣想。写“自古无”,是为引出“何以有”。诗人不一下子说出山的来历,似乎是故弄玄虚,这种效果犹如是古代演义里的“且听下回分解”。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原来君山是昆仑顶上的一块灵石,被巨大的海风吹落洞庭的。昆仑山,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上有瑶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古人常用“昆冈片玉”来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传说昆仑山是神仙遨游之所,上有瑶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诗中把“君山”设想为“昆仑山顶石”,用意正在于此。“海风吹落”一句,想象奇瑰。诗人在《题宝林寺禅者壁》中写道:“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题下自注:“山名飞来峰。”这首作品中的想象也受到了“飞来峰”一类传说的影响。

  全诗运用奇特想象,从题外落笔,神化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这就是所谓“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司空图《诗品》)。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63-1264

方干简介

唐代·方干的简介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 方干的诗(259篇) ► 方干的名句(96条)

猜你喜欢

望老君山

明代蒋薰

老君山在眼,日夕起秋烟。翠落孤云外,丹含反照边。

鸟飞知去路,鹿过想耕田。应是岩阿里,能容勾漏仙。

君山

清代秦涌

晚磬黄泥庵,瘦石春申墓。烟外马驮沙,浮屠隐没树。

洞庭湖君山颂

唐代吕岩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

望君山和二山中丞韵

明代陈洪谟

棹歌动云表,波光荡斜阳。一碧馀万顷,心目共徜徉。

浮萍露水面,远睇萦寸肠。丛林集重翳,兰芷扬馀芳。

路疑蓬岛隔,地引银河长。古祠委丘莽,瓣香无由将。

翠华去不返,涕痕留疏篁。此念贯今古,麟囿兼凤冈。

亨嘉本难再,人事多䲭张。眷言忧乐怀,哲士空自伤。

春深树影合,绿叶繁桄榔。临风更兴叹,浮世非真忘。

题君山

唐代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洞庭湖登君山醉歌用杜公寄韩谏议注一首韵

清代潘曾沂

潘子六月游岳阳,欲觅君山老木床。三生注定一宿觉,假寐悯斯萝蔓荒。

君山返照入我镜,腾踔白猿飞剑霜。溺泥老象叱不起,欲以铁钩钩凤凰。

云中之人坐衡岳,吹竹发声满潇湘。安得玉子白玉浆,灌而注之元膺旁。

蓬头狡狯戏幽阙,赤松愿弃孺子良。老龙下天摇尾乞,孙公见之神内伤。

与以刀圭六七服,中有君山仙酒香。化尽老辣姜桂性,独食太和主寿昌。

酒香路滑石凿凿,潘子坐守三鼓堂。

题君山 / 洞庭诗

唐代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登岳阳楼望君山

明代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君山水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君山

清代范仕义

一帆天上落,山色扑须眉。斑竹湘妃墓,丹枫柳毅祠。

风涛环岸涌,钟磬出云迟。到此襟怀阔,长吟远望时。

君山望江楼题壁

清代徐骘民

山下苍江山上楼,春申不见使人愁。三千珠履今何在,江水汤汤日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