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谢枋得的诗 > 武夷山中

武夷山中

[宋代]: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

注释
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赏析

  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指抗元兵败的十年间从未还家。这里不说“未还家”,却说“无梦得还家”,简直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可见其决绝之情。另方面,古代前朝的遗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总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政权。他的“无梦得还家”,正是表明前此十年之志:抗节隐居。这一句领起下文。决绝到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栖息山间也就怡然自得了。

  “独立青峰野水涯”,“独立”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 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当年宋朝的河山,空旷,寂静,没有着落;独立于此,诗人的心情,有些悲怆孤独,有些若有所失。没有人烟,脚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缭乱逐春生”;不见渔舟,眼前只是烟波浩淼的野水,中间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巍然挺立的青峰,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写照。

  第三句一转,“天地寂寥山雨歇”, 天地寂寥,淅淅沥沥的春雨在这寂寥之中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住了,田野清旷,冻云黯淡,有青草的气息,有天地的空旷,有黄昏的寂寞。简直辨不清是真在写沉寂的山中气象,还是在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

  末句“几生修得到梅花” ?梅花向来被人们赋予了高洁坚贞的品质,如王安石写寒士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写高士的梅:“零落成尘碾做泥,只有香如故”;还有苏轼写的梅:“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梅花在数九隆冬这样最寒冷的日子里开放,百花之中,一枝独秀。到次年春来草长,在群芳之中,依然默默无语,卓尔不群。人要几生几世才能修得到梅花这样的境界啊!诗人忽然提到独立世外,傲霜吐艳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无疑他要以梅格自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自置于青峰野水之间,以梅花品格相期许。诗风自然朴素不加雕饰,清旷之中已带着几分苍凉沉郁,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深远绵长,发人深省。

创作背景

此时,信洲失守,抗元失败后他已在武夷山中转徙十年,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掳,许多南宋旧臣纷纷投靠新主,孤忠的谢枋得面对国破家亡是怎样的心情?他已经离家十年了,独立青峰之上,雨后的山中显得更加寂寞。但是,他追求梅花的品格最终成就了自己高洁的人格。

谢枋得简介

宋代·谢枋得的简介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谢枋得的诗(103篇) ► 谢枋得的名句(32条)

猜你喜欢

武夷山

元代张昱

南郡名山说武夷,幔亭尚想是秦时。空中亭管何曾绝,洞里曾孙自不知。

石室尚遗仙蜕骨,棹歌犹唱宋人辞。山前毛竹如龙箨,笑与壶公作杖骑。

武夷山

宋代喻良能

冲佑观前水绀色,升真洞北山笋攒。群峰不断四时翠,万壑长留九月寒。溪上桃花引渔子,云间仙犬逐刘安。平生饱识佳山水,直作东南第一看。

武夷山中

宋代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送林崇高还武夷山 其二

元代张翥

武夷山中毛竹多,神君一去奈山何。松风犹带琅璈响,散入遗音作棹歌。

登武夷山

明代夏原吉

观风偶入武夷行,随处登临随处情。烧药处空无鹤守,读书坛古有猿鸣。

峰云隐隐三尖碧,溪水盘盘九曲清。安得穷跻最高顶,相寻仙子问长生。

武夷山

宋代黄遹

闲将绿绮弄清音,招得青山作故人。烟霭谩呈千样巧,松篁长贡四时新。

武夷山中四首

宋代蔡沈

余昔隐屏东,扁舟夹双龙。浩歌碧云间,万壑生清风。群仙幔亭宴,玉女双鬓蓬。夕景落寒岩,照耀金芙蓉。

武夷山

宋代张至龙

九折沧江转苇航,花间流水自宫商。岩开天线登无路,殿鏁仟金拜有光。曝背龟从平石上,避人猴向险枝藏。断桥盍有重红日,狂欲乘风扣魏王。

武夷山天柱峰

宋代曾肇

燕越相望路八千,忽惊天柱落樽前。何如乞我双凫舄,飞上峰头访列仙。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代辛弃疾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