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任昉的诗 > 赠郭桐庐山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诗

赠郭桐庐山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诗

[南北朝]:任昉

朝发富春渚,蓄意忍相思。涿令行春返,冠盖溢川坻。

望久方来萃,悲欢不自持。沧江路穷此,湍险方自兹。

叠嶂易成响,重以夜猿悲。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

亲好自斯绝,孤游从此辞。

任昉简介

南北朝·任昉的简介

任昉

任昉(460年-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十六岁时,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参军。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长史。梁高祖萧衍即帝位后,任命任昉为黄门侍郎,接着又升任吏部郎中。天监二年(503年),出任义兴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春,出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天监七年(408年),任昉在任上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卿,谥号“敬子”。

...〔► 任昉的诗(23篇)

猜你喜欢

珍珠帘(春日客龟溪,过贵人家,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

宋代吴文英

蜜沈烬暖萸烟袅。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帘带压愁香,听舞箫云渺。恨缕情丝春絮远,怅梦隔、银屏难到。寒峭。有东风嫩柳,学得腰小。还近绿水清明,叹孤身如燕,将花频绕。细雨湿黄昏,半醉归怀抱。蠹损歌纨人去久,漫泪沾、香兰如笑。书杳。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

赋桐庐陈守瑞粟图

宋代姜特立

仲尼不瑞麟,周公旅命禾。两对本一道,胡为有殊差。麟固首四灵,可贺亦可嗟。或云一角兽,莫能辨真讹。鹖雀奏天子,朱雁兴乐歌。文士颂连理,野夫献嘉瓜。羽毛草木异,皆物之精华。於事竟无补,徒然务矜夸。食乃民之天,有一皆可嘉。君不见丰年乐岁人鼓腹,凶年死人如乱麻。以此较得失,周孔道不颇。桐庐陈使君,理道蠲烦苛。蛊敝既振饬,刑罚从宽科。民生乐其业,自足致时和。有农献嘉粟,累累来山阿。数穗至八九,纷然一何多。图状况传玩,志牒争编摩。使君政举成,为祥理则那。促归不待满,合上金銮坡。嘉禾阙补亡,精笔非君何。

桐庐江阁

唐代方干

风烟百变无定态,缅想画人虚损心。卷箔槛前沙鸟散,垂钩床下锦鳞沈。白云野寺凌晨磬,红树孤村遥夜砧。此地四时抛不得,非唯盛暑事开襟。

桐庐会乡同年陈大尹

明代叶元玉

同榜题名二十年,东西踪迹两茫然。桐江西与先生会,花县争传大尹贤。

豺虎闻风咸敛迹,荒芜得雨尽成田。朝家正有旌贤诏,荐疏行看到日边。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代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闻 一作:听)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夏自然惠五言古体久之以律体和谢

元代方回

古五言诗今罕见,把看愈久愈精神。何能笔下有斯作,似觉眼中无此人。政用整严藏细润,元从冷淡出清新。着鞭更与追陶谢,莫向齐梁踵后尘。

晓出茂州北门历双溪口陟土地岭

清代查礼

晓出茂郡城,乱山峙屏障,沙径多转折,东指复北向。

山脚汇双流,石漱桃花浪。缘溪策马行,登陟穷怪状。

迢迢岭路遥,竹青遍山放。寒翠吐晴烟,渺似春阴酿。

盘旋到岭头,孤云低可傍。回首见九峰,雪朗神气王。

地僻少人过,振衣独俯仰。啸声落虚空,兴逸心愈旷。

桐庐晓发

清代毛升芳

烟雨桐江放棹迟,万家云树晓参差。荒城早市云归梦,梵阁残钟动远思。

两岸青山伍相庙,一帆白水子陵祠。啼鹃似惜行人去,凄切深林不自知。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一 石佛

宋代黄裳

地涌天镌一化身,是何年岁定中人。有无禅语难为问,到了机忘始绝尘。

忆桐庐二女

元代仇远

子妇生来愿有家,耕桑随分各生涯。谁知我辈钟情处,看过桃花看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