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左思的诗 > 咏史八首

咏史八首

[魏晋]: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评析

  奠定了左思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八首五言咏史诗,为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什。左思一生,虽然“良图”变成了梦想,志向没有得到伸展,但并没因此向权贵俯首,滚进污淖之中,却是断然割断俗念,“归隐田园”,洁身自好以终。而写于早年的《咏史八首》,成了左思平生思想、节操的写照,研究左思的重要资料。

  《咏史八首》的具体写作时间难以断定。仅从诗提供的情况看,大体可以说写在左思入洛阳不久,晋灭吴之前。诗中写到左思在洛阳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形成的特有感情。左思是因为他的妹妹左棻被选入宫而举家来到洛阳的。公元二七三年(晋武帝泰始元年),晋武帝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及普通士族家的处女五千人入宫。左思的父亲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入洛阳的时间,大体可以断定在公元二七三年以后。左思来到洛阳,主要是想展示自己的满腹经纶,以期取得仕途上的畅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铺平道路,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左思从谋求仕途所遭遇的种种坎坷、艰难,了解到晋的政治腐败,并反映在《咏史八首》诗中。这些诗也不能说是左思居洛阳很久才写成的。诗中有“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其一)句。晋灭东吴,是在公元二八〇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咏史八首》写在公元二八〇年以前,则是肯定的。

  左思借咏史以言志的是:“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其一)左思的动机,是否诚如他所说的那样纯洁、信美,是需要做出具体分析的。然而统一中国,安定局势,是当时提出的历史任务。汉末豪强与军阀割据混战,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消灭了许多小的割据者,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形势,但距离全国统一时日尚远。三国后期,崛起于魏的司马氏集团,成了全国统一趋势的新势力的代表。公元二六五年,晋政权正式成立后,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司马氏集团也急切于在全国的统一中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夺取东吴,荡平边境内的骚乱势力,成了上下一致的呼声。生活在这样历史条件下的左思,为形势所推动,有志于全国的统一,并借以造就自己事业的思想,大概不是一天产生的。只是到了洛阳,对天下形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心底酝酿了很久的思想才成熟了,爆发了,寄托在自己的诗篇中。过去的一些论者谈及左思的思想时,指出左思有很强的“功业心”,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还必须把左思的这种“功业心”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确定哪些是时代所赋予的内容,哪些是阶级的立场所决定的内容,这样才能更明晰、更准确地评价左思的思想。

  有着致力于全国统一抱负的左思,并非徒作大言,纸上谈兵,而是做了许多切实的准备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他所说的:“畴昔览穰苴”(其一),即读军书兵法。在封建社会中,习文秉武,虽然并非什么罕事,然而在士族社会制度中,却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魏晋期间,士族制度占据着统治地位。士族以“积世业儒”为贵,左思出生在一个世代业儒的下层士族之家,不能不受到这种腐朽观念的影响。但他能够打破世系门第观念的束缚,立志到疆场上去,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中觅取个人的功名,这是可贵的。而且,随之左思居住洛阳,见闻到“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其一)的情况,更是急不可捺,跃跃欲试。尽管左思自知自己的军事才能象铅刀一样的钝,然而能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即使有一割之用,也是能慰自己平生志向的。

  但是,左思美好的愿望遭到了士族制度的压抑和摧残。晋实行“门选”制以维护士族集团的利益,从而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更有甚者,一些门第观念很强的士族,对于文章的品评也是以门第的高低来决定弃取的态度。《晋书·左思传》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陆机听说左思构思《三都赋》,抚掌大笑,在与他的弟弟陆云的信中说:“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后来由于司空张华的推崇,他的赋才得以大出其名。左思的门第寒下,虽然才高志清,却很难能冲破士族制度的坚硬厚壳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冷酷的现实,使左思献身无门,报国无期,怀着无限的愤慨。《咏史》其二,正是他这种愤慨的写照。诗中,他把像自己一样才高位卑的寒门子弟,喻作生于涧底的松柏;把依赖祖业居于要津的才劣质拙的士族纨绔子弟,喻作长于山顶的柔弱的小苗。松质柏节似的人才,受到柔条弱枝般的人的遮挡,其原因为“地势使之然”,是士族制度本身造成的。然而士族制度,又是“由来非一朝”。汉张汤、金日磾的子孙,凭借着先人的荫德,数代都享受着极大的尊荣。而奇伟出众的冯唐,直到白首仍未受到重用。在此,左思不仅把犀利的批判锋芒,直指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批判了以往的士族制度。在肯定的对象与否定的对象对比之中,使诗对士族制度的揭露,更加显得有力。

  在功名利禄到来之时,左思毅然却步了,在《咏史八首》诗中读者可以寻找到理解其原因的线索。左思居住在洛阳,面对着“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其八)的情景,愧恨交加,认识到自己来洛阳是一次失足。因此自责自惭地说:“自非攀龙客,何为忽来游?”他想步许由的后尘:“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其五)虽然想做段干木、鲁仲连式的人物,“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其三)但是,晋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残杀,愈演愈烈;这里又没有象魏文侯、平原君那种礼贤下士的人物。况且腐败的政治,残酷的杀夺,使荣枯盛辱瞬息万变。“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在这样的时代,“饮河期满腹”的偃鼠,“巢林栖一枝”的鹪鹩,“可为达士模”(其八)。弃却富贵,退居乡里,以求洁身自好,成了左思的必然道路。田园生活,远离杀夺中心,使左思怡然自得,乐陶其中(见《招隐》之二)。但是左思心情并不平静:“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杂诗》)又可见左思选择退居乡里的道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有着无限的悲凉与凄怆的。

  就是这样,左思的《咏史八首》以它所特有的深厚社会内容,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坚实地位。另外,《咏史八首》在艺术上也有着它特出的地方。

  第一,力矫太康颓靡文风,承继建安雄健骨力。

  晋初太康文坛上,总的创作倾向是:刻意摹仿古人作品,很少结合现实实际;追求辞句华丽和对偶的工整,形成了绮靡浮泛的形式主义风尚。在这种颓风面前,左思则独树旗帜,以《咏史八首》为代表,继续发扬了建安文学“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优秀传统。虽然以咏史名篇,不是左思首创,但左思能从现实生活出发,精心选择史实,巧妙地融汇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咏史以抒情,借抒情以讥世。这不仅突破了前人咏史诗只限于一事,“堆垛寡变”的局限,而且与太康文学刻意摹仿古人、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倾向分庭抗礼。钟嵘说,左思的《咏史八首》“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是很符合左思诗的实际的。在艺术形式方面,《咏史八首》并非不注重,诗人从华丽之中求朴拙,于浮泛之外求深蕴,质朴自然,奔放沉郁,绝少雕镂的痕迹。综上两个方面,钟嵘称赞左思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左思风力”(《诗品》)。王夫之则说:“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破,不绝于来兹者,非太冲其焉归?”(《古诗评选》卷四)这些评价是公允的。

  第二,才志结合,浑然一体。

  陈祚明曾说:“太冲一代伟人,胸次浩落,洒然流咏。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贵简。创成一体,垂示千秋。其雄在才,而其高在志。有其才无其志,语必虚矫;有其志而无其才,音难顿挫。”(《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陈祚明指出左思成功的原因,在于才志结合,是很对的。左思的艺术才能,使《咏史八首》,每首都可以独立,并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用一根高洁理想、情操的金缕线,把首首串连在一起的,浑然一体,内在结构紧密使之不可分割。其一,正面畅抒自己的理想,可谓全组诗的总纲;其二,写遭受门阀制度的压抑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其三,表示要以段干木、鲁仲连为榜样,另僻蹊径,以期报国;其四,写自己甘于孤寂专心著述,成就自己;其五,再写此路不通,而想追奔许由;其六,赞誉荆轲,借以披露情怀;其七,从历史上许多英俊人物沈埋下僚,以慰心中的不平;其八,写社会的黑暗,决心避世,求洁身自好。这些作品中,思想情感似滔滔江水,奔泻翻腾;又似九曲黄河,曲折回环,一咏三叹,反复宛转。慷慨悲壮之中,有细腻旖旎;低音纤气之内,又挟滚滚沉雷。左思把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分别写在各首之中,恰似一个巨手巧匠把颗颗散珠组成一个完整精美的花环。因而《咏史八首》“遂为古今绝唱”(胡应麟语),在中国文学史上,咏史诗体同左思的名字便紧紧联起来了。

  作为封建阶级文人的左思,又处在黑暗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他所写的《咏史八首》不可能不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不能不留下他那个时代所给他的影响,如消极避世的思想,虚无无为的思想。读者不能因为左思的《咏史八首》有着丰富的精华而对其所含有的封建性的糟粕,尽管相比之下份量很轻,而有所忽视。

左思简介

魏晋·左思的简介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 左思的诗(17篇) ► 左思的名句(14条)

猜你喜欢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银杏

宋代杨万里

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游雁荡山八首·灵岩

宋代徐照

雁荡最奇处,众岩生此间。问名僧尽识,得句客方闲。洞峻猕猴入,天晴瀑布悭。古时山未显,谢守只空还。

借住山寺诗八首 其四 寒山

明代张元凯

枫叶蘋花江上村,前朝古寺至今存。西山朝气来精舍,万里关河到寺门。

檀越随僧开宝藏,醍醐容客借匏尊。中宵礼罢寒山子,却听钟声醒梦魂。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三十

清代蒋士铨

利刃环而下。血淋漓、浩然之气。与刀相射。贼技如斯堪一唾,公乃凭虚而驾。

看府谷、荒城斗大,中有孤魂垂白练。照河山、不许秦关夜。

苌宏恨、岂能化。

乡官义烈南雷亚,惜当时寸权尺土,一无凭借。过客哀歌还击缶,泪涌渭桥清灞。

公有后、士之良者,作吏寻公遗爱去,向馀杭、酹酒公祠舍。

述祖德、定悲吒。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代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碧水流。省得壶中见天地,壶中天地不曾秋。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甯封。手把玉箫头不举,自愁如醉倚黄龙。金殿无人锁绛烟,玉郎并不赏丹田。白龙蹀躞难回跋,争下红绡碧玉鞭。玄洲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劫长。无限万年年少女,手攀红树满残阳。宫阙重重闭玉林,昆仑高辟彩云深。黄龙掉尾引郎去,使妾月明何处寻。风满涂山玉蕊稀,赤龙闲卧鹤东飞。紫梨烂尽无人吃,何事韩君去不归。武帝徒劳厌暮年,不曾清净不精专。上元少女绝还往,满灶丹成白玉烟。百辟朝回闭玉除,露风清宴桂花疏。西归使者骑金虎,亸鞚垂鞭唱步虚。南斗阑珊北斗稀,茅君夜著紫霞衣。朝骑白鹿趁朝去,凤押笙歌逐后飞。焚香独自上天坛,桂树风吹玉简寒。长怕嵇康乏仙骨,与将仙籍再寻看。冰屋朱扉晓未开,谁将金策扣琼台。碧花红尾小仙犬,闲吠五云嗔客来。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朱轮轧轧入云去,行到半天闻马嘶。白石山中自有天,竹花藤叶隔溪烟。朝来洞口围棋了,赌得青龙直几钱。海水西飞照柏林,青云斜倚锦云深。水风暗入古山叶,吹断步虚清磬音。玉诏新除沈侍郎,便分茅土镇东方。不知今夕游何处,侍从皆骑白凤凰。洞里烟霞无歇时,洞中天地足金芝。月明朗朗溪头树,白发老人相对棋。饥即餐霞闷即行,一声长啸万山青。穿花渡水来相访,珍重多才阮步兵。东妃闲著翠霞裙,自领笙歌出五云。清思密谈谁第一,不过邀取小茅君。月影悠悠秋树明,露吹犀簟象床轻。嫔妃久立帐门外,暗笑夫人推酒声。九天天路入云长,燕使何由到上方。玉女暗来花下立,手挼裙带问昭王。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烂煮琼花劝君吃,恐君毛鬓暗成霜。花底休倾绿玉卮,云中含笑向安期。穷阳有数不知数,大似人间年少儿。玉色雌龙金络头,真妃骑出纵闲游。昆仑山上桃花底,一曲商歌天地秋。偷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细擘桃花逐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西汉夫人下太虚,九霞裙幅五云舆。欲将碧字相教示,自解盘囊出素书。天上鸡鸣海日红,青腰侍女扫朱宫。洗花蒸叶滤清酒,待与夫人邀五翁。汗漫真游实可奇,人间天上几人知。周王不信长生话,空使苌弘碧泪垂。青锦缝裳绿玉珰,满身新带五云香。闲依碧海攀鸾驾,笑就苏君觅橘尝。鹤不西飞龙不行,露干云破洞箫清。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洞里烟深木叶粗,乘风使者降玄都。隔花相见遥相贺,擎出怀中赤玉符。芝蕙芸花烂漫春,瑞香烟露湿衣巾。玉童私地夸书札,偷写云谣暗赠人。天上邀来不肯来,人间双鹤又空回。秦皇汉武死何处,海畔红桑花自开。紫羽麾幢下玉京,却邀真母入三清。白龙久住浑相恋,斜倚祥云不肯行。鹤叫风悲竹叶疏,谁来五岭拜云车。人间肉马无轻步,踏破先生一卷书。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忘却教人锁后宫,还丹失尽玉壶空。嫦娥若不偷灵药,争得长生在月中。旸谷先生下宴时,月光初冷紫琼枝。凄清金石揭天地,事在世间人不知。共爱初平住九霞,焚香不出闭金华。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头巨胜花。酒尽香残夜欲分,青童拜问紫阳君。月光悄悄笙歌远,马影龙声归五云。海树灵风吹彩烟,丹陵朝客欲升天。无央公子停鸾辔,笑泥娇妃索玉鞭。八景风回五凤车,昆仑山上看桃花。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叔卿遍览九天春,不见人间故旧人。怪得蓬莱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尘。欲饮尊中云母浆,月明花里合笙簧。更教小奈将龙去,便向金坛取阮郎。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昨夜相邀宴杏坛,等闲乘醉走青鸾。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云鹤冥冥去不分,落花流水恨空存。不知玉女无期信,道与留门却闭门。采女平明受事回,暗交丹契锦囊开。欲书密诏防人见,佯喝青虬使莫来。太一元君昨夜过,碧云高髻绾婆娑。手抬玉策红于火,敲断金鸾使唱歌。碧瓦彤轩月殿开,九天花落瑞风来。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长房自贵解飞翻,五色云中独闭门。看却桑田欲成海,不知还往几人存。赤龙停步彩云飞,共道真王海上归。千岁红桃香破鼻,玉盘盛出与金妃。碧海灵童夜到时,徒劳相唤上琼池。因循天子能闲事,纵与青龙不解骑。且欲留君饮桂浆,九天无事莫推忙。青龙举步行千里,休道蓬莱归路长。侍女亲擎玉酒卮,满卮倾酒劝安期。等闲相别三千岁,长忆水边分枣时。万岁蛾眉不解愁,旋弹清瑟旋闲游。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去住楼台一任风,十三天洞暗相通。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风动闲天清桂阴,水精帘箔冷沉沉。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云尽日吟。王母相留不放回,偶然沉醉卧瑶台。凭君与向萧郎道,教著青龙取妾来。绛节笙歌绕殿飞,紫皇欲到五云归。细腰侍女瑶花外,争向红房报玉妃。闻君新领八霞司,此别相逢是几时。妾有一觥云母酒,请君终宴莫推辞。方士飞轩驻碧霞,酒寒风冷月初斜。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方朔朝来到我家,欲将灵树出丹霞。三千年后知谁在,拟种红桃待放花。水满桑田白日沈,冻云干霰湿重阴。辽东归客闲相过,因话尧年雪更深。朝回相引看红鸾,不觉风吹鹤氅偏。好是兴来骑白鹤,文妃为伴上重天。公子闲吟八景文,花南拜别上阳君。金鞭遥指玉清路,龙影马嘶归五云。一百年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辄移轮。金鳌头上蓬莱殿,唯有人间炼骨人。笑擎云液紫瑶觥,共请云和碧玉笙。花下偶然吹一曲,人间因识董双成。东皇长女没多年,从洗金芝到水边。无事伴他棋一局,等闲输却卖花钱。红草青林日半斜,闲乘小凤出彤霞。略寻旧路过西国,因得冰园一尺瓜。树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湿龙毛。洞天云冷玉花发,公子尽披双锦袍。紫水风吹剑树寒,水边年少下红鸾。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武皇含笑把金觥,更请霓裳一两声。护帐宫人最年少,舞腰时挈绣裙轻。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东风小饮人皆醉,短尾青龙枕水眠。彤阁钟鸣碧鹭飞,皇君催熨紫霞衣。丹房玉女心慵甚,贪看投壶不肯归。昆仑山上自鸡啼,羽客争升碧玉梯。因驾五龙看较艺,白鸾功用不如妻。沙野先生闭玉虚,焚香夜写紫微书。供承童子闲无事,教剉琼花喂白驴。云陇琼花满地香,碧沙红水遍朱堂。外人欲压长生籍,拜请飞琼报玉皇。玉洞长春风景鲜,丈人私宴就芝田。笙歌暂向花间尽,便是人间一万年。青童传语便须回,报道麻姑玉蕊开。沧海成尘等闲事,且乘龙鹤看花来。绛树彤云户半开,守花童子怪人来。青牛卧地吃琼草,知道先生朝未回。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紫微深锁敞丹轩,太帝亲谈不死门。从此百寮俱拜后,走龙鞭虎下昆仑。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太子真娥相领行,当天合曲玉箫清。梨花新折东风软,犹在缑山乐笑声。洞里月明琼树风,画帘青室影朦胧。香残酒冷玉妃睡,不觉七真归海中。青苑红堂压瑞云,月明闲宴九阳君。不知昨夜谁先醉,书破明霞八幅裙。东溟两度作尘飞,一万年来会面稀。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沧海令抛即未能,且缘鸾鹤立相仍。蔡家新妇莫嫌少,领取真珠三五升。溪影沉沙树影清,人家皆踏五音行。可怜三十六天路,星月满空琼草青。北斗西风吹白榆,穆公相笑夜投壶。花前玉女来相问,赌得青龙许赎无。九天王母皱蛾眉,惆怅无言倚桂枝。悔不长留穆天子,任将妻妾住瑶池。暂随凫伯纵闲游,饮鹿因过翠水头。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新授金书八素章,玉皇教妾主扶桑。与君一别三千岁,却厌仙家日月长。八海风凉水影高,上卿教制赤霜袍。蛟丝玉线难裁割,须借玉妃金剪刀。海上风来吹杏枝,昆仑山上看花时。红龙锦襜黄金勒,不是元君不得骑。绛阙夫人下北方,细环清佩响丁当。攀花笑入春风里,偷折红桃寄阮郎。

游雁荡山八首·能仁寺

宋代徐照

寺置有碑传,观音岩石前。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清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 其八 宛转词

明代邓云霄

独独漉漉辘轳声,札札戛戛机杼鸣。咄咄恻恻离人情,惨惨淡淡天难明。

和于府尹景瞻游金山寺诗八首 游金山寺一首 其一

明代程敏政

隔岸钟声忽报晴,海霞红拂镜中明。秋亭欲抚南鸿背,夜阁遥瞻北斗平。

地迥有泉消醉渴,景多无笔寄吟情。壮游直蹴金鳌顶,小住征帆几日程。

集李绝句十八首 其一 登京口望江楼

明代程敏政

故国园林草自芳,望中情地转凄凉。行人莫苦登高阁,高处何曾见故乡。

和于府尹景瞻游金山寺诗八首 重游金山寺二首 其七

明代程敏政

振衣冲散薜萝烟,豪俊同来忆壮年。酒令肃于盟践土,诗勋奇似勒燕然。

排山浪起鸥边雨,绝海云横鸟外天。却望南徐重怀古,一𣂏寒渌奠诸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