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资料 > 高鹗简介 > 高鹗红学争鸣

高鹗红学争鸣


综述
  红学界对高鹗的争议围绕两个焦点:一是他对后四十回做了什么,二是如何评价后四十回的文学成就。

  在19世纪评点派那里,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不分家的;20世纪20年代,胡适、俞平伯考证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作,但并未否定其文学价值和贡献;建国后,以周汝昌为代表的大陆红学界极力打压甚至恶骂后四十回,高鹗随之被妖魔化,只有台湾的林语堂等少数学者坚持为高鹗鸣不平 ;21世纪初,由于百家讲坛的广泛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全盘否定高鹗、腰斩后四十回、狗尾续貂的不良倾向。

高鹗正方
  张问陶《赠高兰墅(鹗)同年》自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胡适等学者把这个“补”字理解为“续”,此即“高鹗续书说”的起源。

  学者又根据张问陶《冬日将谋乞假出齐化门哭四妹筠墓》自注“妹适汉军高氏,丁未,卒于京师”,把张问陶妹夫“汉军高氏”说成是高鹗,以此强化张问陶那个“补”字的效力。例如,震钧《天咫偶闻》(清光绪三十三年刊本)卷三:“张船山有妹嫁汉军高兰墅(鹗),以抑郁而卒,见船山诗集……世行小说《红楼梦》一书,即兰墅所为。”

高鹗反方
  四川学者胡传淮发现了张问陶妹夫汉军高氏的新材料。嘉庆二年(1797)冬,张问陶等在为其父撰写的《朝议公行述》中明文提到,四妹张筠嫁给了汉军高扬曾。民国十三年刊本《遂宁张氏族谱》卷一证实张问陶妹夫高扬曾的身份为镶黄旗汉军袭骑都尉。由此可知,张问陶四妹张筠的丈夫不是高鹗,而是汉军高扬曾。张问陶与高鹗并无亲戚关系,他所说的“补”字更不能曲解为“续”,而是补缀、打补丁、编辑、整理、校对的意思。

  俞平伯曾运用文学考证法批评后四十回的诸多矛盾,林语堂《平心论高鹗》则运用同样的方法鉴定后四十回来自曹雪芹原稿,认为高鹗只是对原稿进行了必要的编辑整理,而没有续写。张庆善说,对于高鹗改变《红楼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说法,其实是没有根据的。高鹗保留了红楼梦手稿中的基本风貌,将一些称谓、辈分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这部作品的真实感。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红楼梦》、李少红2010版电视剧《新红楼梦》,吸取冯其庸、张庆善等红学名家的意见,将署名更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高鹗简介

清代·高鹗的简介

高鹗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辽宁铁岭人,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

...〔► 高鹗的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