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明代]:方献夫

朝看南山云,暮看南山月。朝莫对南山,南山青不歇。

春采南山芝,冬茹南山雪。四时自往来,南山终不缺。

我歌南山诗,神爽亦飞越。况此山中人,闻当回白发。

方献夫简介

明代·方献夫的简介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方献夫的诗(192篇)

猜你喜欢

望终南山

唐代张元宗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退朝望终南山

唐代李拯

紫宸朝罢缀鸳鸾,丹凤楼前驻马看。惟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代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唐代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文宗问终南山蛤蜊瑞相图赞

宋代释智愚

攧不开,扑不破。人言大士应身,我也疑他真个。终南山,相应和。喜动龙颜,百僚俱贺,谁知别有弥天过。

贻终南山隐者

唐代许浑

中岩多少隐,提榼抱琴游。潭冷薜萝晚,山香松桂秋。瓢闲高树挂,杯急曲池流。独有迷津客,东西南北愁。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许南山许真人故居

宋代李稙

穿云策杖岸乌纱,来访南山羽客家。九转既成丹灶冷,半池烟水浸桃花。

终南山馆

宋代汪元量

夜凉金气转凄其,正是羁孤不寐时。千古伤心南渡曲,一襟清泪北征诗。霜凝鞞鼓星横剑,风卷旌旗月满卮。旅雁已离榆塞去,帛书摇曳过江迟。

初冬过荆溪访潘元白便移舟西氿从南山一带看枫叶同游为天台石枚吉月陵友云元白髯浮屠

明代恽格

我从兰陵来,呼友荆溪市。荆溪主人爱看山,牵船脱帽西风里。

千林十月不见霜,平堤碧草浮鱼梁。芦花冥冥水浅浅,杨叶索索烟苍苍。

潘子挥长笺,篷底坐焚香。四座分酡酥,倾杯无酒浆。

江东步兵自行炙,邺下才子调银簧。舍棹入翠微,扶石憩山馆。

石林崩滩路不同,高松无人鸟相唤。前坂穿稻畦,樵径忽下断。

古藤摇寒柯,红桕落将半。榆风柽露变殷紫,杉阴桧枝翠交乱。

几时饭黄精,直上铜山颠。一为鸾凤音,万壑皆泠然。

日夕下兰坡,高歌齐扣舷。手拂冠缨弄鱼鸟,葭汀空影相澄鲜。

渔网冲烟沙岸直,水光尽作明霞色。回看松路起昏鸦,云暗山门众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