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刘义庆的诗 > 陈遗至孝

陈遗至孝

[南北朝]:刘义庆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陈遗极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陈遗担任主簿时,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到家里,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侵入吴郡,当天郡守袁山松就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底的焦饭,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被孙恩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入山林沼泽,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做粮食的,有因为饥饿而死了的人。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注释
至:很,十分。
铛:锅。
恒:经常,常常。
辄:总是。
贮收:贮存,收藏。贮,积存,储藏。
遗(wèi):赠予、送给。
值:正好遇到,恰逢。
孙恩:字灵秀,晋安帝隆安三年,聚集数万人起义,攻克会嵇等郡,后来攻打临海郡时遭败,投海而死。
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
即日:当天,当日。
敛:积攒
馁:饥饿。
主簿:郡守的属官,负责文书等事。

创作背景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秋,道教首领孙恩趁机聚众反晋。隆安五年(公元40年),孙思以兵士10余万,船只2000多艘进攻建康。与晋廷所派刘牢之决战于京口,孙恩大败,损失惨重,再次退人海岛。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孙恩举军攻临海,失败后投海自杀。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陈遗至孝

刘义庆简介

南北朝·刘义庆的简介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 刘义庆的诗(9篇)

猜你喜欢

至孝义渡寄郑军事唐二十五

唐代孟郊

咫尺不得见,心中空嗟嗟。官街泥水深,下嗟道路斜。嵩少玉峻峻,伊雒碧华华。岸亭当四迥,诗老独一家。洧叟何所如,郑石唯有些。何当来说事,为君开流霞。

陈遗至孝

南北朝刘义庆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应山至孝感道中

清代姚鼐

山光异远近,閒若重楼花。行人度高下,起落波中槎。

足迹未辨郧随国,半生左史窥浮夸。义阳关南出鸟道,纵观苍壁澄朝霞。

野田茅屋秋未冷,高藤翠木樛相加。千峰南尽出江面,一鸟东可投吾家。

上游势已据荆郢,左肱屈更招蕲巴。胸吞云梦不芥蒂,囊括汉国无离𠇗。

宜有奇才表荆楚,不然深谷逃麇䴥。惜哉我行不得遇,翩翩且逐投林雅。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唐代孟郊

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飖.浪凫惊亦双,蓬客将谁僚。别饮孤易醒,离忧壮难销。文清虽无敌,儒贵不敢骄。江吏捧紫泥,海旗剪红蕉。分明太守礼,跨蹑毗陵桥。伊洛去未回,遐瞩空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