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 > 诗文 > 上官仪的诗 > 入朝洛堤步月

入朝洛堤步月

[唐代]: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洛水悠远绵绵不息地流向远方,我气定神闲地驱马走在洛河长堤。
曙光微明,月挂西山,鹊鸟出林,寒蝉在初秋的野外晨风中嘶声噪鸣。

注释
洛堤:东都洛阳皇城外百官候朝处,因临洛水而名。
脉脉:原意指凝视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水流的悠远绵长状。广川:洛水。
历:经过。长洲:指洛堤。
曙:明亮。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页 .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观巧妙组合,气度从容,艺术上极见功力。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锁闭,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因此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也须如此。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

  诗的前二句写驱马沿洛堤来到皇城外等候。“广川”指洛水,“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首句不仅以洛水即景起头,写洛水含情不语地流淌着;更是化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男女喻君臣,透露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传达承恩得意的神气。因而接着写驱马洛堤,以一个“历”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

  后二句是即景抒怀。这是秋天的一个清晨,曙光微明,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秋意更盛。第三句写凌晨,化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意是借夜景以忧虑天下士人不安,要礼贤下士以揽人心。

  这里取其意而谓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表现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末句写秋意,用了陈朝张正见《赋得寒树晚蝉疏》:“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原意讽喻寒士失意不平,这里借以暗示在野失意者的不平之鸣,为这太平盛世带来噪音,而令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悦。

  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溢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春风得意,倨傲、自荣的情态,真实地为这类得势当权的宫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动写照。从艺术上看,这寥寥二十字,不只是“音韵清亮”,谐律上口,而且巧于构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辞,使得意洋洋的神情毕现。

参考资料:

1、倪其心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7-8页 .

创作背景

刘餗《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们,觉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焉”。可见这诗是上官仪任宰相时所作,大约在龙朔(唐高宗年号,661—663)年间。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页 .2、 倪其心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7-8页 .

上官仪简介

唐代·上官仪的简介

上官仪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 上官仪的诗(21篇) ► 上官仪的名句(10条)

猜你喜欢

明月逐人来 中秋前一夕偕黄孝侯太史同年钰步月

清代薛时雨

长空云净,六街人静。扶残醉、良宵共趁。碧扶缥缈,天远清光近。

匝地琼瑶双影。

秋思谁家,四面红墙掩映。偏今夕、金吾犹禁。玉楼深锁,不放仙郎进。

铁笛一声酒醒。

夜起步月偕妇王采薇

清代孙星衍

残香掩空衾,出户夜凄绝。云背度月来,花梢逗烟出。

幽行过篱影,微步上庭樾。婢仆各已眠,虚扉尚开豁。

园空息群动,露响下林末。众青多争肥,艾气自孤发。

各怀幽栖愿,颇欲避白日。君疴遂侵肺,我愁自沦骨。

怪鹏藏深柯,长声竖惊发。回瞻虚帘下,镫冷小虫密。

何时入名山,共子著书毕。

同孙子潇步月贾氏废园即图其意 其二

清代钱杜

斜月已过桥,篱影澹如画。时有秋虫声,萧骚杂秋话。

话长客欲去,池上双扉开。庵僧苦待客,故使山钟催。

归来隐几卧,梦落西溪水。波影满船头,白鸥呼不起。

入朝洛堤步月

唐代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西樵山中同伯时烟客有开步月

明代伍瑞隆

为怜清夜色,乘月步烟霞。树暝山无路,林香桂有花。

沿崖疑积雪,傍砌失晴沙。归路乌啼冷,澄空玉镜斜。

与崔序老步月青玉峡漱玉泉坐瀑布之石桥天气

宋代周必大

剑峰有时折,瀑水有时竭。我性等虚空,今古无生灭。

步月 题黄小岩“秋江玩月图”

清代赵我佩

孤鹤南飞,大江东去,诗怀直恁句留。暮霞诗景,风急白萍洲。

想吹笛、鱼龙起舞,千山外、远豁双眸。人何在、琼楼玉宇,高旷不胜秋。

悠悠。香雾绕,销魂怕暗省,檀板歌喉。青衫泪湿,灯火话难周。

延素魂、朱阑共凭,卷疏星、银蒜齐钩。归去也,深情未肯逐潮收。

孟秋八日夜伯寿仲理过予同访俊步月入城南书

宋代赵蕃

昨夕城南来,郁郁张园窥。坡头步荦确,墙下循委蛇。今夕复何夕,二妙爰集兹。重为南坡行,因作张园之。无风幽自凉,有月光仍滋。菱荇与草树,陆离间参差。卷云一举趾,濯清久支颐。空无十丈莲,湛此数顷池。堤柳有倒影,画手不可施。爱之不能已,遂许他夕期。昔人安在哉,万里鲸鱼骑。神游傥来欤,恍惚不可知。林园想巾履,编简遗书诗。怀人渺无尽,乐处翻成悲。

寒宵步月

明代朱浙

明月不可负,良宵亦可怜。暮夜无招寻,独行芳涧边。

月色照我背,月影在我前。踏月弄清影,心赏方悠然。

步月窥红叶姬读书

明代黄渊

明月甘心负,孤灯忍自寒。诗书忘夜永,罗绮代君单。

奇处见余否,古人谁汝安。冷风吹骨峭,不敢靠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