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避溺山隅



避溺山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引证解释

  1.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譬於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绳,解籙收簪,旦归初服。”

网络解释

避溺山隅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 nì shān yú,意思是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基础信息

拼音bì nì shān yú

注音ㄅ一ˋ ㄋ一ˋ ㄕㄢ ㄩˊ

出处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感情避溺山隅是中性词。

例子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微绳,解箓收簪,旦归初服。《梁书·王僧孺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远远避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避溺山隅的意思解释、避溺山隅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安如太山 见“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安于一隅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挨山塞海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跋履山川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跋山涉川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跋涉山川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拔树撼山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