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海的词语的成语

有关海的词语的成语(共找到304条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1.摘山煮海 摘:开发。开山炼铜,煮海取盐。 《宋史·李继和传》:“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缺军须。”
2.云垂海立 垂:低下。云低垂,海水陡立。比喻帝王的威德或文辞雄浑壮丽。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凤凰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
3.挨山塞海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4.原宥海涵 宥:赦罪;原宥:原情赦罪;海涵:像大海一样气量大。原情赦罪,宽容包涵。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大司农刘佑、迁尉冯琨、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为之抵罪。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
5.百川赴海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6.学海无边 学海:知识;边:边际。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7.血海尸山 血海:形容杀人很多。血流成海,尸积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 明·无名氏《王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8.血海冤仇 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 清·陈天华《狮子吼》:“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
9.无边苦海 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明·许三阶《节侠记·订访》:“打破了几座愁城,跳出那无边苦海。”
10.填海移山 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11.拔山超海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12.檠天架海 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我是个出水金精兽,稳情取檠天架海梁。”
13.擎天驾海 擎天:支撑上天。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元·孔文卿《东床事犯》第一折:“陛下,你便似砍折条擎天驾海紫金梁。”
14.百川归海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15.搅海翻天 搅:搅拌;翻:反转。比喻力量声势极其壮大。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九回:“两人搅海翻天,只是打得高兴,周智在旁只叫‘利害!’”
16.江海同归 归:归宿。百海千江最终都流归大海。形容殊途同归。 宋·钱易《南部新书》:“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三殿谈经,自此始也。”
17.架海擎天 架海:横跨大海;擎天:支撑上天。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18.江海之学 学:学识,学问。如江海般浩瀚无边的学识。比喻学识渊博。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先生江海之学,小道是井底之蛙,焉敢班门弄斧。”
19.江海之士 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隐士。 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20.精禽填海 精禽: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灵魂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梁启超《新罗马》楔子:“精禽填海,斥鷃笑其大愚;杜宇啼枝,行人闻而堕泪。”
21.湖吃海喝 放肆地大吃大喝
22.海错江瑶 海错:海味;江瑶:江河蚌类。泛指珍馐美味。 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有海错江瑶玉液浆。”
23.海说神聊 漫无边际的胡吹乱谈。 王蒙《友人和烟》:“我呢,要请老兄多多恕罪,从此戒烟戒酒,戒牌戒棋,海说神聊,我也再是奉陪不起。”
24.海外扶余 指遥远的外国。 清·张岱《与王白岳》:“海外扶余,隐然复有世界。”
25.海晏河澄 晏:平静;河:黄河;澄:清澈。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天下太平。 清·魏源《秦淮灯船引》:“海晏河澄二百年,那信鲸鲵吞士女。”
26.海宴河清 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五代·欧阳熙《龙寿院光化大师碑铭》:“旋闻海宴河清,远播民舒物泰。”
27.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8.浮泛江海 浮泛:乘舟漫游。乘船在江河湖海中漫游。 《晋书·谢安传论》:“啸咏山林,浮泛江海。”
29.扶余海外 指遥远的外国。 柳亚子《诗翁行哭李少石》:“从兹双宿复双飞,扶余海外三年久。”
30.大胆海口 胆:胆量;海口:说大话。大着胆子夸海口。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
31.大海一针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无从寻觅。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这王珣踪迹无方,分明大海一针,何从捞摸。”
32.倒海移山 倒:颠倒,翻转。翻转大海,移动山岳。指气势或力量洪大。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飞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
33.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34.刀山血海 比喻极其危险和艰难的地方。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7卷:“有等恶人,受罪如刀山血海,拔舌油锅……诸般罪孽。”
35.乘桴浮海 桴:小筏子。乘小筏子浮游海外。比喻远行。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36.春光如海 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叶圣陶《春光不是她的了》:“不知什么地方送来蜜蜂的嗡嗡声,似乎带着花和香气;正所谓春光如海呢!”
37.愁海无涯 涯:边际。忧愁像无边的大海一样。形容十分悲愁 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38.摧山搅海 摧:毁坏;搅:搅动。能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威力和声势很大。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二折:“到来日战鼓连天,喊声振地,猛烈神摧山搅海,连珠炮有似轰雷。”
39.沧海一鳞 大海中的一片鱼鳞。比喻非常渺小。 《冷眼观》第七回:“因要替一个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一位阔公子,把自己从前十载青灯,半生黄卷,都随着乌鞭黑帽,犹如沧海一鳞,巫山片云,顷刻间风弛电掣,卷入无何有之乡。”
40.山奔海立 像高山飞奔,似大海竖起。形容气势浩大。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
41.山包海汇 包:包容;汇:众水会合。汇聚。比喻包罗万象。 明·胡应麟《少皇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山包海汇,各适厥用。”
42.山吃海喝 放肆地大吃大喝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43.山高海深 比喻恩情深厚。
44.四海承平 国家持久太平。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当今四海承平,万方朝贡,有什么紧急事情,这等大惊小怪?”
45.苏海韩潮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出苏海韩潮。”
46.醋海翻波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47.生死苦海 佛教语。指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48.才大如海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49.石投大海 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0回:“吕岳闻杨瑨之言,如石投大海,半晌无言。”
50.山珍海胥 山珍: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泛指丰盛的菜肴。 明·吴承恩《湲堂永日图序》:“山珍海胥,鼎食宫居者,大夫之养也。”
51.湖海飘零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52.海内澹然 海内:四海之内;澹然:安静的样子。形容国家安定,生活正常。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53.义山恩海 恩义像海一样深,像山一样高。 元·柯丹丘《荆钗记·忆母》:“欣然便周全助路费,召共居,感此义山恩海深难弃。”
54.海岱清士 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引申为海内。海内的清廉之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真海岱清士。”
55.情天泪海 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 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取无数高领窄袖花冠长裙之新人物,相与歌泣,于情天泪海之世界。”
56.持蠡测海 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来测量海水的深浅多少。比喻用浅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 《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
57.情深如海 形容感情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堪爱堪爱真堪爱,鸾凤情深如海,携手上阳台,了却相思债。”
58.浩若烟海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 宋·晁补之《北渚亭赋》:“其下陂湖汗漫,葭芦无畔,菱荷荇藻,蘅荃杜茝,众物居之,浩若烟海。”
59.福如海渊 渊:深。福气像海那样浩瀚无边。 明·沈受先《三元记·合欢》:“愿冯君福如海渊,愿冯君寿比南山。”
60.沧海遗珠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新唐书 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61.钻山塞海 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 沙汀《淘金记》二:“只要你干,我钻山塞海总来一个。”
62.转海回天 同“转日回天”。 宋·秦观《代参寥与锺山实启》:“扣角负鼎,无羡昔人;转海回天,复闻今日。”
63.铸山煮海 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
64.珠沉沧海 珍珠沉在大海里。比喻人才被埋没。 明·吾邱瑞《运甓记·师阃宾贤》:“珠沉沧海,玉韫荆山,剑秽黄埃,奇韬远略运灵台,长狐封豕谁无赖。”
65.春深似海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愁深似海’。”
66.众流归海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唐 杜甫《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67.志在四海 犹志在四方。 北周·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一》:“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68.沧海横流 沧海:大海;横流: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也作“横流沧海”。 《晋书 王尼传》:“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69.曾经沧海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0.云愁海思 见“云悲海思”。 唐·李白《飞龙引》之一:“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71.云悲海思 如云似海的愁思。 《梁书·豫章王综传》:“窥明镜,罢容色,云悲海思徒揜抑。”
72.冤沉海底 形容所受的冤屈很难得到昭雪。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我指望忍辱偷生,还图个报仇雪耻,不道这贼原放我不过。我死也罢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
73.沧海一粟 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宋 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4.逾山越海 越过山海。谓长途跋涉。 《南齐书·高帝纪上》:“人迹罕至者,莫不逾山越海,北面称蕃。”
75.渔海樵山 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清·方文《留别马倩若兼订毗陵之游》诗:“渔海樵山过此生,向平儿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广西》诗:“愿君早奏升平略,鱼海樵山任所之。”
76.沧海桑田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77.荡海拔山 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
78.地负海涵 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语出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79.义海恩山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80.移山拔海 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晋 葛洪《抱朴子 交际》:“势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
81.移山竭海 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云笈七签》卷二三:“力动乾坤,移山竭海。”
82.移山回海 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 《南宫词纪 题情 琥珀猫儿坠》:“移山回海,招赘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
83.移山造海 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朱德《和何香凝主任〈农村〉原韵》之二:“移山造海志掀天,千万人民涌向前。”
84.移山跨海 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
85.扬名四海 扬名: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
86.东海扬尘 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87.倒海翻江 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 宋 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遂抵雁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屋。”
88.倒山倾海 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后汉书·董卓传》:“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
89.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90.四海飘零 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
91.四海九州 指全中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强人所难。”
92.四海他人 谓没有亲戚关系。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三折:“俺虽然是旧忠臣,则是四海他人。”
93.誓海盟山 同“山盟海誓”。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誓海盟山心已许,几番浅笑深颦。”
94.誓山盟海 同“山盟海誓”。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四块玉·女相私>》:“顿忘了誓山盟海,顿忘了音书不寄来。”
95.时清海宴 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时清海宴定风波,恩光六塞,瑞气遍山坡。”
96.石泐海枯 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97.石烂海枯 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清·王维城《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耻,石烂海枯团体固。”
98.堆山积海 形容东西极多。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99.尸山血海 形容杀人之多。 《三国志平话》中卷:“两壁相并,把长安变为尸山血海。”
100.涉海登山 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唐·张说《贺示历书表》:“奉宣圣旨,内出新撰历书二十五卷,以示臣等,窃窥深奥,仰观英华,涉海登山,罔知攸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