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地的词语的成语

有关地的词语的成语(共找到588条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1.坐地分账 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账。”
2.掷地之材 指能写出文辞优美、声调铿锵的好文章的人才。 宋·王禹偁《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并序》:“惭非掷地之材,有玷他山之石。”
3.足履实地 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4.震天撼地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刘流《烈火金刚》第24回:“这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声浪:‘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5.震天骇地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晋书·孙楚传》:“烟尘俱起,震天骇地。”
6.指天说地 指着天说到地。形容无所不谈。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6回:“那媒人指天说地,叫屈称冤。”
7.震天铄地 震:震动;铄:照亮。震动和照亮大地。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7节:“吾敢信卷土重来之机会,震天铄地之奇观,其决不远也。”
8.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9.自投于地 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顺归罪。”
10.遮天压地 形容数量多。形容来势凶猛,弥漫充满于天地之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只见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车轿人马,浩浩荡荡,一片锦绣香烟,遮天压地而来。”
11.置于死地 置:安放;死地:无处可走的地方。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比喻彻底击败对方。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12.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见“阿鼻地狱”。
13.衣不曳地 曳:拖。衣服不拖在地上。形容生活俭朴。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童仆,使人问乃知其夫人。”
14.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15.哀感天地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16.盈尺之地 盈:通“赢”,多出。直径有一尺多的地方。比喻地方很小。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17.易地皆然 易:更换;皆然:都一样。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18.衣冠扫地 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人不重名节,丧尽廉耻。 宋·文天祥《留远亭》诗序:“诸酋又族妇抱刘以为戏。衣冠扫地,殊不可忍!”
19.咽喉要地 一种军事地理形势。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要害的地方。
20.哀鸿遍地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黄侃《水龙吟 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21.一牛吼地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22.游刃余地 游:运转;刃:刀口;余: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23.殷天动地 殷:震动。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动地。”
24.殷天震地 殷:震动。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 《明史·王家屏传》:“今骄阳烁石,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阍。”
25.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语出《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26.心地善良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梁遇春《奥布伦摩夫》:“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却终于草草一生。”
27.心地狭窄 形容人气量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听得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狭窄,安不得人。”
28.不食之地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29.形胜之地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区域 唐·李世民《册高士廉改封申国公文》:“形胜之地,允属勋贤。”
30.泻水著地 水倾泻在地上,随地势而流注。比喻只能任其自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漫流,略无正方圆者。”
31.掀天扑地 掀起天,扑打地。比喻专权跋扈,气焰嚣张。 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老秦掀天扑地,只享十六年之安。”
32.不留余地 说话、办事走极端;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33.心悬两地 悬:牵挂。一心牵挂着两地地方的事情。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03回:“怎奈此时是惊弓之鸟,又是心悬两地,记念着前山池大鬓,不知胜负如何。”
34.纬地经天 纬:丝织品的横线;经:丝织品的直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3回:“霍武道:‘白先生才学自然纬地经天。’”
35.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南朝 梁 陆倕《新漏刻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
36.迁地为良 迁:迁移。迁移到他处更好。 邹韬奋《经历》:“每天堆满桌上的全国各处读者的来信都要求‘迁地为良’。”
37.拔地摇山 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明 郭勋《英烈传》第49回:“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38.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39.漫天彻地 漫:满;彻:透。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风,漫天彻地。”
40.漫天塞地 漫:满;塞:充满。从天上到地下到处都是。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8回:“素臣喊叫如雷,跳跃如虎,人人辟易,便直冲而出,却见漫天塞地,都是民兵。”
41.弥天亘地 弥:满;亘:横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42.瞒天席地 瞒:隐瞒实情。指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清·洪楝园《警黄钟》第三出:“说邻封安然无事,那日问环球公法,谁是谁非。他瞒天席地,不令主知。”
43.立地金刚 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4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
44.略地攻城 略:侵夺,强取。夺取地盘,攻战城池。指向敌方进攻。 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卷》:“十万伍雄兵飞将,皆能略地攻城。”
45.裂地分茅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46.略地侵城 略:侵夺,强取。夺取地盘,攻战城池。指向敌方进攻。 唐·牛僧孺《守在四夷沦》:“夫四夷不守境,不过于略地侵城,是有败无亡也。”
47.不牧之地 牧:放牧牲畜。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48.踣地呼天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49.局地吁天 吁天:呼天诉苦。形容悲痛诉说的样子。 《尚书·召诰》:“以哀吁天。”
50.绝地天通 绝:断绝。断绝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 《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51.脚踏硬地 指实打实,十分稳靠。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况又实实是骨血,脚踏硬地,这家私到底是稳取的了。”
52.赍志没地 赍:怀抱着,带着;没: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53.撼天动地 天地受到震动。形容声势浩大。 陈忠实《白鹿原》第29章:“先生,你的宣言委实是撼天动地。”
54.号天哭地 哭天抢地。形容十分悲伤。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只见林冲的娘子,号天哭地叫将来,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一路寻到酒店里。”
55.号天叩地 号:大叫;叩:敲击。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
56.轰天震地 轰:带有巨大响声的爆炸崩裂。形容声威巨大。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只听得城隍庙里火炮齐鸣,轰天震地。”
57.吼天喊地 吼:大声叫。大声喊叫,形容极为烦躁痛苦。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3章:“她甚至对吼天喊地的玉亭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
58.号天拍地 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咽了这一口怨气,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号天拍地的不肯放手。”
59.回旋余地 指做事或说话给自己留有足够进退的空间。 曾朴《孽海花》第33回:“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
60.攻城夺地 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61.攻城徇地 攻:攻打,进攻;徇地:夺占土地。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
62.纲常扫地 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史臣有《仇牧赞》云:‘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
63.盖地而来 盖:遮盖,掩盖。指人马或暴风雪及飞砂走石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浩大。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64.刮地以去 刮:搜刮。形容贪官污吏大肆搜刮民财。 《新唐书·程铧传》:“军中怒曰:‘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65.功盖天地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66.功均天地 均:同。功绩与天地等同。形容功劳极大。 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功均天地,明并日月。”
67.别有天地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68.格天彻地 格:感通;彻:贯通,深透。感天动地。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此种精诚,格天彻地,呕血剖心,能与龙比并忠,曾闵齐孝。”
69.不毛之地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70.风波平地 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明·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因辐辏旧日姻盟,潜归去,风波平地,夫妇各飘零。”
71.肤寸之地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1肤=4寸。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72.繁华胜地 繁华:繁盛华丽。热闹的名胜之地。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因游学来至嘉禾地方,这是古秀州,乃江南繁华胜地。”
73.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74.肥田沃地 肥沃的土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
75.烦天恼地 烦:烦恼,烦闷。形容心情十分烦恼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哭哭啼啼,烦天恼地。”
76.翻天蹙地 翻:反转;蹙:同“蹴”,踢,踩。形容迅猛势盛。 唐·独孤及《招北客文》:“五月之间,白帝之下,洪涛塞峡,不见滟滪,翻天蹙地,霆吼雷怒。”
77.番天覆地 番:通“翻”;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 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快送二圣皇帝出来,万事全休,不然交你番天覆地,社稷荡为丘墟,生灵涂作魑魅。”
78.地广民众 广:宽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地广民众的中国要统一意志与集中力量,必得有为公众的喉舌,打通层层的壁垒。”
79.地广民稀 广:宽阔;稀:稀少。指土地广大,人烟稀少。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80.地广人众 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
81.遍地开花 遍:普及;到处。比喻普遍推广;全面地展开。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总之,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
82.地尽其利 尽: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作用。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83.地裂山崩 崩:倒塌。山岳崩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9回:“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好似地裂山崩,抬头一看,依旧红日青天。”
84.地无遗利 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
85.地狭人稠 狭:窄小;稠:多而密。地域狭小,人口稠密。形容人口密集的地区或拥挤的场所 郭沫若《苏联纪行》:“同进食堂进膳,今夜有舞会,地狭人稠,毫无虚席。”
86.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87.地远山险 险:险阻。地处边远,山势险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
88.惭愧无地 羞惭愧悔,无地自容。形容非常惭愧。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89.撑天柱地 撑:抵住;柱:支撑。介于天地之间起支持依托作用。比喻在国家事务中担负重大责任。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3回:“尝闻龙变化,要大便撑天柱地,要小便芥子藏身。”
90.不欺地下 地下:黄泉之下。指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
91.参天两地 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92.参天贰地 见“参天两地”。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93.必由之地 必:一定;由: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地方。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1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94.死地求生 求:寻取。指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中求取生存。 《新唐书·赵孇传》:“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
95.是非之地 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面都不帮。”
96.寸土尺地 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 曾朴《孽海花》第13回:“我得了这图,一来可以整理整理国界,叫外人不能占踞我国的寸土尺地,也不枉皇上差我出洋一番。”
97.寸地尺天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
98.扫田刮地 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指干零杂农活。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99.升天入地 升:上升。上到天上,钻入地下。 唐·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100.斯文委地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由杜子美以来,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