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ún jiāo kǒu zào

唇焦口燥



唇焦口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引证解释

  1.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网络解释

唇焦口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ún jiāo kǒu zào,形容费尽口舌。焦意为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基础信息

拼音chún jiāo kǒu zào

注音ㄔㄨㄣˊ ㄐ一ㄠ ㄎㄡˇ ㄗㄠˋ

繁体脣焦口燥

出处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感情唇焦口燥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费尽口舌。

近义口干舌燥

英语One\\\\\\\\\\\\\\\\\\\\\\\\\\\\\\\\\\\\\\\\\\\\\\\\\\\\\\\\\\\\\\\'s lips and mouth are parch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唇焦口燥的意思解释、唇焦口燥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爱口识羞 爱:吝惜。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
碍口识羞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聱牙戟口 聱牙:不顺口。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薄唇轻言 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闭口不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辩口利辞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