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jié liǎng shòu

三节两寿



三节两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引证解释

  1. 清 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二十五年》:“将军三节两寿,粮道每次送银八百两。”
    魏巍 《老烟筒》:“那时节,当头儿的三节两寿,只要有一回你送不到礼,找个词儿,就一脚把你踢到厂外去。”

网络解释

三节两寿是汉语词汇,指的是古时候对于塾师的习俗,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é liǎng shòu

注音ㄙㄢ ㄐ一ㄝˊ ㄌ一ㄤˇ ㄕㄡˋ

繁体三節兩壽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节两寿的意思解释、三节两寿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捱三顶四 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挨三顶五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巴三揽四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百龄眉寿 眉寿:长寿。祝人高寿的颂辞。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巴三览四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卑躬屈节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半三不四 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