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土的词语的成语

有关土的词语的成语(共找到142条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101.土埋半截 比喻活不了多久。 萧乾《皈依》:“别瞧我土埋半截儿,我还稀罕我这条老命呢。”
102.土洋并举 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这座建筑物,真可谓土洋并举、中西合璧了。”
103.率土之滨 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诗经 小雅 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 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聿令率土之滨,共乐同文之化。”
104.水土不服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105.率土归心 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北齐书 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106.视如土芥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07.食毛践土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108.水来土掩 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 元 高文秀《渑池会》:“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109.守土有责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110.皇天后土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111.挥金如土 挥:散、出。指散出金钱好像散出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浪费。 宋 周密《齐东野语 符离之师》:“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112.桑土绸缪 《诗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113.桑土之防 喻防患于未然。 明·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
114.桑土之谋 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 《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115.率土同庆 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唐 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116.率土宅心 率土:四海之內。宅心:归心。指天下归心。 《晋书 后妃传下》:“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 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南朝 梁武帝《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诏》:“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纲为皇太子。”
117.软红香土 形容都市的繁华。 宋·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陵宫》诗:“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性车尘。”自注:“前辈戏语:‘西湖风月,不如京华软红香土。’”
118.灰头土脸 谓面容污秽。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119.人非土木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
120.入土为安 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清 吴趼人《胡涂世界》:“舍妹已断了气,也该出殡了。在家虽好,但一则火烛当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为安。”
121.寝苫枕土 同“寝苫枕块”。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122.普天率土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23.溥天率土 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24.抔土巨壑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形容得少失多,两者悬殊。 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125.积土成山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 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26.捻土为香 捏泥成香。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第五卷:“捻土为香事有因,如今宜假不宜真。”
127.捻土焚香 同“捻土为香”。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我这里捻土焚香画地炉,我拜罢也忙瞻顾,多谢神灵佑护。”
128.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额。”
129.茅茨土阶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130.面如灰土 同“面如土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131.卷土重来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32.民情土俗 一地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 清·恽敬《与福子申》:“顺德近接省会,民情土俗,仁弟必一一措置得宜。”
133.面色如土 见“面如土色”。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134.列土分茅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135.列土封疆 列:同“裂”;封疆:划定疆界。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 《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王子,列土封疆非为诸候,皆以为民也。”
136.裂土分茅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137.累土至山 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卷:“累丝至疋,累土至山,累业至圣,累灵至真,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138.开疆辟土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139.离乡别土 同“离乡背井”。 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140.离乡背土 见“离乡别土”。 元·张浩养《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141.开疆拓土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卿等屡立战功,开疆拓土,今日之败,乃是众寡不敌,非卿等之罪也。”
142.开疆展土 同“开疆拓土”。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俺则待尽良忠开疆展土,辅助着万万年巩固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