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龙的词语的成语

有关龙的词语的成语(共找到358条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1.炙凤烹龙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2.祖龙一炬 祖龙:秦始皇。指秦始皇焚书。比喻一把火烧掉。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8回:“将坊间一切刻板,世上一切时文,俱付之祖龙一炬。”
3.鳌愤龙愁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4.一登龙门 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5.一龙九种 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子孙。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坏不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俗语说的好,‘一龙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
6.有龙则灵 水潭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唐·刘禹锡《陋室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云龙鱼水 如同云与龙,鱼与水一样。比喻君臣相得。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4卷:“宣宗幸万寿山、玉澜堂,锡宴十五老臣……云龙鱼水,夫岂偶然。”
8.野战群龙 群龙在郭野大战。比喻群雄争天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传赞》:“天地闭革,野战群龙。”
9.文炳雕龙 炳:形容有文采;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极富文采。 《魏书·高允传》:“质侔和璧,文炳雕龙,耀天邑,衣锦旧邦。”
10.文擅雕龙 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 《北史·薛橙传论》:“橙并学称该博,文擅雕龙,或挥翰凤池,或著书麟阁,咸居禄位,各逞琳琅。”
11.鼍愤龙愁 鼍:扬子鳄。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12.擒龙缚虎 缚;绳绑。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明·沈璟《义侠记·秘计》:“定下擒龙缚虎万全计,看他遭罗网怎生逃避?”
13.擒龙捉虎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直教打翻拽象拖牛汉,攧倒擒龙捉虎人。”
14.描龙刺凤 描:摹写或绘画;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针指。”
15.龙伯钓鳌 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
16.龙口夺食 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 胡正《汾水长流》第18章:“眼看到了这‘龙口夺食’的麦收季节,他的麦地又多,错一天,就怕把他们到口的麦子耽误了。”
17.龙拿虎跳 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龙骧军,虎贲军,用着他龙拿虎跳。”
18.龙跧虎卧 犹言龙蟠虎踞。喻山势逶迤起伏。 宋·范成大《山峨眉》诗:“龙跧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潮。”
19.龙泉太阿 指古代的两件宝剑。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8回:“众夫散出,焕密启其函,见其光芒射目,乃是宝剑二口,靶上刻有字号,名曰龙泉太阿。”
20.龙山落帽 在龙山上被风吹掉了帽子。形容人气度恢宏,临乱不惊。
21.龙骧虎峙 骧:马昂首的样子;峙:耸立。雄踞的样子。 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龙骧虎峙,蛇豕屏窜。”
22.龙阳之兴 兴:嗜好,雅兴。战国时龙阳君以男色事魏王而得宠。指喜好男色。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
23.蛟龙失水 蛟:传说的无角龙。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24.虎符龙节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25.笔走龙蛇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26.虎跳龙拿 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就是他帐下那班奔走的健儿,也是一个个有……虎跳龙拿之技。”
27.虎跃龙骧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明·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综核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骧,天下震恐。”
28.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西汉 刘向《说苑 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29.摆龙门阵 闲谈,聊天,讲故事。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上茶馆,‘摆龙门阵’,是这里的风尚。”
30.凤阁龙楼 帝王居住的楼阁 南唐·李煜《破阵子》:“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31.飞燕游龙 像飞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龙。形容美女体态的轻柔飘逸。 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32.车龙马水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3回:“超如笑着,向亭外一望,果然车龙马水。”
33.乘龙贵婿 对别人的女婿的称赞。 明·汤显祖《还魂记·闹宴》:“你是老爷跟马贱人,敢辱我乘龙贵婿,打不的你?”
34.车马如龙 车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马如龙。”
35.蝉蜕龙变 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蝉蜕龙变,弃俗登仙。”
36.不辨龙蛇 辨:辨别,明察。是龙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二折:“如今那宪台疏乱滚滚当路豺狼,选法弊絮叨叨请俸日月,禹门深眼睁睁不辨龙蛇。”
37.乘龙配凤 比喻得佳偶,结良缘。 柳琴戏《状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宫折桂,莫大还有乘龙配凤的好运么?”
38.白龙微服 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39.百龙之智 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40.蜀得其龙 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41.生龙活现 形容描绘生动逼真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七》:“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
42.神龙失势 势:地位和权力。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
43.龙子龙孙 借指权贵人家的子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2回:“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丹书铁券,谁敢不敬?”
44.祖龙之虐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书痴》:“异史氏曰:‘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女之妖,书之魔也。事近怪诞,治之未为不可;而祖龙之虐,不已惨乎!其存心之私,更宜得怨毒之报也。’”
45.禅世雕龙 指文章世代相传。 《后汉书 崔骃传赞》:“崔为文宗,世禅雕龙。”
46.掷杖成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47.云蒸龙变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魏豹、彭越]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48.云起龙襄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颜师古注:“襄,举也。”一本作“云起龙骧”。
49.云起龙骧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
50.乘龙快婿 乘龙: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称誉别人的女婿。 晋 张方《楚国先贤传》:“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51.藏龙卧虎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52.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53.鱼升龙门 同“鱼化龙”。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54.鱼龙漫衍 见“鱼龙曼延”。 《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户、海中砀极、漫衍鱼龙、鱼抵之戏以观视之。”
55.鱼龙曼延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56.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57.鱼龙曼羡 喻世事变幻。 清·龚自珍《小游仙词》之六:“顽仙一觉浑瞒过,不在鱼龙曼羡中。”
58.鱼龙百变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
59.游云惊龙 形容书法精妙。 《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60.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
61.得婿如龙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62.打凤捞龙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63.尸居龙见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庄子 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64.神龙见首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65.神龙失埶 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66.神龙马壮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欧阳山《苦斗》:“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气吞牛斗。”
67.雀马鱼龙 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语出《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68.雕龙画凤 刻绘龙凤。 胡世香《巧取陈家寨》:“门上雕龙画凤,粉壁衬着红漆家具,分外耀眼。”
69.龙姿凤采 形容姿态风采非凡。 明·郭勋《英烈传》第15回:“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也自羡得所主。”
70.龙跃鸿矫 喻高举远逝。 明·王世贞《说部》:“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龙跃鸿矫哉?”
71.龙跃虎踞 喻超逸雄奇。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至若泾阳先生,以龙跃虎踞之才,左宜右有,随手合辙,意至而词随,更不劳其拣择。”
72.龙战虎争 同“龙争虎斗”。 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73.龙战玄黄 见“龙血玄黄”。 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74.龙战鱼骇 喻战争激烈。 《中国现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武元年以后,十二年以前,龙战鱼骇,盖不侔矣。”
75.龙章凤函 喻文采炳焕。 明·李东阳《赠太子太保缜远侯顾公合葬墓志铭》:“龙章凤函,天子有诰。”
76.龙蛰蠖屈 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77.龙章麟角 比喻珍希,不凡。 元·杨应登《寄赵梅州》诗:“天下规矩见卓绝,龙章麟角诸公子。”
78.龙争虎战 同“龙争虎斗”。 宋·孙光宪《河传》词:“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79.龙章秀骨 喻文章秀逸遒劲。 宋·梅尧臣《读萃秘校卷》诗:“龙章秀骨若轻时,继作五弦须款款。”
80.龙睁虎眼 形容蛮横霸道。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5回:“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只有三老还是个盛德人。”
81.龙行虎变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
82.龙血凤髓 比喻高贵的血统。 赵大年《公主的女儿》:“决不能叫心爱的二妞儿、龙血凤髓的布衣公主,再去跳一次护城河。”
83.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84.龙言凤语 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85.龙颜凤姿 指帝王之相。 唐·韩偓《迷楼记》:“陛下享天下之富贵,圣貌轩逸,龙颜凤姿,而不自爱重。”
86.龙游曲沼 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87.龙阳泣鱼 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
88.龙御上宾 见“龙驭上宾”。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89.龙骧豹变 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唐·张怀瓘《书断·神品》:“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故崔瑗云:龙骧豹变,青出于蓝。”
90.龙骧虎啸 喻气概威武。 清·汉血愁予《崖山哀·胡闹》:“忽必烈坐宝帐龙骧虎啸,占住了燕京城铁裹铜包。”
91.龙骧凤矫 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宋书·武帝纪中》:“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纮,括囊四海,折冲无外。”
92.龙骧蠖屈 喻随时屈伸、上下。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骧蠖屈,从道污隆。”
93.龙骧麟振 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
94.龙翔凤跃 见“龙翔凤舞”。 宋·苏轼《告文宣王文》:“诡然如龙翔凤跃。纯乎玉振而金声。”
95.龙翔凤舞 犹言龙飞凤舞。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山势自西北来,如龙翔凤舞,掀腾而下,至凤凰山止。”
96.龙兴云属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
97.龙兴凤举 喻王者兴起。 《东观汉记·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歃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阵,摧九虎之军。”
98.龙翔凤翥 ①喻瀑布飞泻奔腾。②喻神采飞扬。 清·顾炎武《杭州》诗:“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夸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99.龙心凤肝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京剧《乌龙院》第三场:“想我们这样人家,吃的是鸡鸭鱼肉,也就是啦,难道说,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
100.龙翔虎跃 喻奋发有为。 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龙翔虎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