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鸡的词语的成语

有关鸡的词语的成语(共找到164条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1.炙鸡絮酒 用一只鸡和棉絮渍酒祭奠。指悼念故人,祭品虽薄而情意很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2.醯鸡瓮里 醯鸡:酒瓮里生的一种小虫子。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宋·黄庭坚《演雅》诗:“老蚌胎中珠是贼,醯鸡瓮里天儿大。”
3.猬起鸡连 猬:刺猬。猬毛纷纷而起,鸡声相连不断。比喻彼此串连,蠢蠢欲动。 唐·刘禹锡《唐故岎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大和纪元,沧景不虔,子弄父兵,跳跟海适,有邻阴交,猬起鸡连。”
4.摸鸡偷狗 指小偷小摸。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9回:“在此帮那强盗摸鸡偷狗的,一旦有失,落个骂名千古。”
5.鸡伏鹄卵 伏:孵卵;鹄:天鹅。用鸡来孵天鹅蛋。比喻才小难当大任。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
6.鸡飞狗窜 比喻受到惊动而引起骚乱。 曲波《林海雪原》:“日寇投降后,这个大佐特务,被人们撵的鸡飞狗窜,他的党羽,纷纷落网。”
7.金马碧鸡 金马:金马山;碧鸡:碧鸡山。古人作为祥瑞的征兆。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蘸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8.鸡黍深盟 黍:黄米;鸡黍:指待客的饭菜;深盟:深厚的交往。形容朋友之间友谊深厚。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因此乞天恩先到泉台上,才留的这鸡黍深盟与那后人讲。”
9.鸡黍之膳 黍:黄米;膳:饭食。指杀鸡做菜,用黄米做饭。比喻家常便饭。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10.鸿鹄与鸡 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 《新序·杂事第五》:“君尤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11.淮王鸡犬 淮王: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家的鸡和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清·吴伟业《过淮阴有感》:“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12.冠鸡佩猳 猳:公猪。头戴饰有雄鸡的帽子,身佩绣有公猪的饰物。形容古代好勇者的服饰。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猳豚。”
13.缚鸡弄丸 缚:捆绑;弄丸:耍弄弹丸。比喻轻而易举。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即至淫篡之吕武,至为无道,而其才术控制天下,有若缚鸡弄丸。”
14.断尾雄鸡 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宋·苏轼《僧爽白鸡》:“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15.蠢若木鸡 形容神貌呆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16.抱鸡养竹 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17.杀鸡炊黍 黍:黍子,小米。杀鸡作黍饭。指盛情款待宾客。 《魏略》:“豫为杀鸡炊黍,送诣至陌头。”
18.杀鸡扯脖 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
19.山鸡照影 山鸡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比喻顾影自怜。 宋·黄庭坚《睡鸭》诗:“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对镜不作双。”
20.山鸡映水 山鸡映水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第三卷:“山鸡爱其羽毛,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黄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
21.捉鸡骂狗 犹指桑骂槐。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张氏晓得了,反怪媳妇做格,不去勾搭儿子干事,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22.炙鸡渍酒 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 《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於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23.指鸡骂狗 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24.只鸡樽酒 见“只鸡斗酒”。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此非人情,只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
25.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26.鬻鸡为凤 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唐·黄滔《谢试官》:“伏念鬻鸡为凤,有识咸惊,投砾参琼,良知足鄙。”
27.呆如木鸡 见“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28.呆似木鸡 见“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29.戴鸡佩豚 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30.独鹤鸡群 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31.斗鸡走狗 斗:使相斗;走狗:唆使狗跑。做公鸡打架、使狗赛跑的游戏。指旧时纨绔子弟、游手好闲的人的无耻游戏。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
32.雄鸡夜鸣 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33.鼠肚鸡肠 犹言鼠腹鸡肠。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34.斗酒只鸡 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 三国 魏 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35.打鸡骂狗 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鲁迅《彷徨 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36.井蛙醯鸡 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泄哉!余闻乎蛙醯鸡哉之不若也。”
37.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38.见卵求鸡 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 《庄子 齐物论》:“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39.鸡犬不闻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40.鸡豚之息 比喻微小的收益。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驷马之家不恃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羊之入。”
41.鸡犬无惊 见“鸡犬不惊”。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鸡犬无惊,百姓大悦。”
42.鸡肤鹤发 皮肤起皱,头发变白。形容衰老。形容老年人皮肤皱、头发白。 北周·庾信《竹杖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43.鸡鸣候旦 见“鸡鸣戒旦”。 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44.鸡鸣起舞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45.鸡鸣犬吠 见“鸡鸣狗吠”。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46.鸡栖凤巢 栖:居住。鸡住在凤凰的窝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据高位。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六:“鸡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
47.鸡犬不安 见“鸡犬不宁”。 刘流《烈火金刚》第十回:“我这是何苦,烧香引鬼,搬砖打人砸了自己的脚面,闹得我鸡犬不安!”
48.鸡鸣馌耕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49.鸡虫得丧 同“鸡虫得失”。 清·蒋士铨《临川梦·不梦》:“鸡虫得丧成恩怨,鸟鼠因缘见短长。”
50.斗鸡养狗 同“斗鸡走狗”。 《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开赌场,斗鸡养狗,人不敢惹他。”
51.斗鸡走马 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52.斗鸡走犬 同“斗鸡走狗”。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53.凤毛鸡胆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54.缚鸡之力 缚: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55.落汤鸡 掉进水里的鸡。形容人浑身水淋淋的狼狈相。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那老妪闻言,好像落汤鸡一般,口不能言。”
56.铁公鸡 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他爹爹名叫卞龙,自称是‘铁公鸡’,乃刻薄成家,真是一毛儿不拔。”
57.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8.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牝:雌性的;索:尽。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59.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60.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61.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62.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63.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你难道没听见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里个个都像你大姐做娘娘呢?”
6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65.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66.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67.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牝:雌性的;索:尽。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 《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68.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69.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70.范张鸡黍 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71.嫁鸡逐鸡,嫁犬逐犬 嫁:女子出嫁;逐:追随。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随从一辈子。 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72.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
73.一唱雄鸡天下白 公鸡一叫,天就亮了。形容东方破晓,长夜宣告结束。指真相大白。 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74.手无缚鸡之力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75.割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76.杀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77.菱角磨作鸡头 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宋·陆游《书斋壁》诗:“平生忧患苦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圆。”自注:“俗谓困折多者谓菱角磨作鸡头。”
78.鸡蛋里找骨头 比喻故意挑剔。 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79.鸡烂嘴巴硬 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80.无缚鸡之力 缚:捆,绑。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81.鸡肥不下蛋 比喻条件太好了反而做不出成绩。
82.狗盗鸡鸣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83.狗盗鸡啼 见“狗盗鸡鸣”。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84.只鸡絮酒 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后汉书·徐徲传》:“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85.争鸡失羊 比喻贪小失大。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86.只鸡斗酒 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87.卓立鸡群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88.雄鸡断尾 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89.小肚鸡肠 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浩然《艳阳天》第46章:“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
90.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91.味如鸡肋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92.瓮里醯鸡 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
93.鹤骨鸡肤 伶仃瘦骨,多皱的皮肤。形容年老。 宋·王炎《病中书怀》诗:“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烂。”
94.鹤困鸡群 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群,与侪众无异。”
95.鹤行鸡群 同“鹤立鸡群”。 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96.鹤处鸡群 同“鹤立鸡群”。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望而清风宛在,鹤处鸡群;近观而光彩射人,龙来洞口。”
97.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98.陶犬瓦鸡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南朝 梁 萧绎《金缕子 立言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
99.偷狗戏鸡 比喻不务正业。
100.偷鸡摸狗 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