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木的词语的成语

有关木的词语的成语(共找到180条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1.择木而处 处:居。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2.枝木之冠 冠:帽子。冠多华饰,好像树木的繁枝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
3.一木破天 指时机尚未成熟。比喻谋逆未成。
4.一木难扶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巨闻:‘大厦将倾,一木难扶。’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
5.缘木希鱼 缘:顺着;木:树;希:希求。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劳而无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
6.衣赭关木 赭:赤褐色的囚衣;关:禁闭;木:刑具。指服刑。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7.心非木石 木石:木头和石头。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周书·文帝纪》:“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8.朽木枯株 株:树根。朽烂的树根,枯干的树木。比喻老朽无能之辈。 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道您琼材玉树,却元是朽木枯株。”
9.徙木为信 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10.乔木世家 乔木:代指贵族、高官。指贵族世家。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11.罄山采木 罄:完,尽。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比喻残酷剥削。 《旧五代史·唐书·张延朗传》:“若使罄山采木,竭泽求渔,则地官之教化不行,国本之伤残益甚,取怨黔首,是黩皇风。”
12.穷猿失木 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13.金母木公 金:五行之一,西方属金;木:五行之一,东方属木。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 清·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所云意马心猿,金母木公《西游记》中作‘金公’、‘木母’,比喻孙悟空和猪八戒。”
14.杜口木舌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15.草木荣枯 荣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大自然的语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侯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16.蠢若木鸡 形容神貌呆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17.八公草木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18.草木萧疏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19.身将就木 将:快要;就:趋,进;木;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礼义廉耻,直至身将就木,还遗命叫儿子薄殡殓,勿治丧,勿礼忏。”
20.寸木岑楼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21.守株缘木 比喻不根据实际情况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椽木乎?”
22.形如槁木 槁:枯干。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3.朽木之才 朽木:腐烂的木头。像烂木头的人才。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的人。 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
24.草木俱朽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25.草衣木食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26.草木愚夫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27.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28.铸木镂冰 谓约束树木(使其按人为的形态生长),刻镂冰块(使其成某种精致的工艺品)。比喻经办毫无成效的事情。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中》:“卖浆贩麦,利辄失时,铸木镂冰,初无成日。”
29.冢木已拱 比喻老死多年。 《毂梁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泰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范宁注:“子之辈皆已老死矣……言其老无知。”
30.圆木警枕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31.草木皆兵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32.榆木圪垯 坚硬的榆树根。喻思想顽固。
33.榆木脑壳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34.榆木脑袋 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谷峪《新事新办》:“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娶亲不坐轿,这年头净这幺办,俺也赞成。”
35.异木奇花 珍奇的花草树木。 《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36.倚草附木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37.呆如木鸡 见“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38.呆似木鸡 见“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39.独木不林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汉 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40.蠹众木折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41.朽木粪土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42.朽木难彫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43.心如木石 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 《五灯会元 百丈怀海禅师》:“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四》:“君不以异类见薄,故为悦己者容,北室生心如木石,吾安敢近?”
44.登木求鱼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45.死灰槁木 比喻枯寂而没有生机。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46.石心木肠 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坚定不动摇。 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饥寒;石心木肠,誓不忘于忠义。”
47.身非木石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48.独木难支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将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49.大兴土木 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50.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51.断木掘地 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 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52.触石决木 比喻莽撞蛮干。 汉·扬雄《太玄·难》:“次八,触石决木,维折角。测曰:触石决木,非所治也。”范望注:“以弱治刚,故非所任也。”
53.风木之悲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的悲伤。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54.风木之思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
55.池鱼林木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56.逢场竿木 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语本《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语出《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57.风木叹 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5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9.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60.风木含悲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61.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语出《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62.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6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64.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晋书 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6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毛泽东《矛盾论 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66.一丝不线,单木不林 一根丝不能织成线,一棵树不能形成林。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事。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这福儿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也觉读的慢懈。”
67.蜚瓦拔木 形容风力迅猛。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余乡常有飓风,但初来声势颇恶,与三州不异,人家即曰:‘报起矣!’有顷则亦蜚瓦拔木,无所不至。”
68.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6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秀:出众;摧:毁坏。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70.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兵:兵器;揭:举。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 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71.诽谤之木 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史记 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72.蠹众木折,隙大墙坏 蠹:蛀虫;折:断;隙:缝隙。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为害太多,必定造成灾祸,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73.浮石沉木 见“浮石沉木”。 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74.再实之木根必伤 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皇后纪》:“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75.下乔木入幽谷 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76.独木不成林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77.朽木不可雕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8.与草木同腐 腐:腐朽。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宋·苏轼《太息送秦少章》:“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
79.与草木俱朽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
80.与草木俱灰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明·陈继儒《晚香堂·附赞·有序》:“既为男子,忍与草木俱灰!”
81.与草木俱腐 腐:腐朽。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 《新唐书·高俭窦威传赞》:“古来贤豪,不遭兴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可胜咤哉!”
82.与草木同朽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83.蚍蜉撼大木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蚍蜉撼大木,多见不知量也。”
84.古木参天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85.故家乔木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86.择木而栖 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87.钻木取火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88.直木先伐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89.杖头木偶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90.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91.直木必伐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92.斩木揭竿 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93.斩竿揭木 犹言斩木揭竿。 清·褚人获《坚瓠补集·关社引》:“维兹六月,忽有斩竿揭木之事。”
94.移花接木 把某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换真欺骗他人。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95.缘木求鱼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96.一草一木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97.榆木疙瘩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葛洛《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
98.圆孔方木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若将有限心识作无限中用,如将方木逗圆孔。”
99.一木难支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100.依草附木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