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语查询

有关风的词语的成语

有关风的词语的成语(共找到984条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1.追风捕影 追寻如风、影那样虚空的东西。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伍子登科记·祭头巾》:“祭遇者拾芥拈芹,似我时追风捕影。”
2.追风觅影 追寻如风、影那样虚空的东西。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跋涉沧溟,才度蓬瀛,真乃是追风觅影。”
3.震风陵雨 指疾风暴雨。 汉·扬雄《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
4.中风狂走 中风:像中了邪一样;狂走:发狂般奔跑。形容举止失常,放纵癫狂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伯通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5.遮风挡雨 比喻起保护作用。 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大叔,闺女没有好的孝敬你,让小赤松长大,给你遮风挡雨!”
6.走漏风声 泄漏机密或消息。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5回:“今愿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万一走漏风声,娘娘与夫人们只道妾等巧诈,以博圣恩眷宠。”
7.邹鲁遗风 邹、鲁: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指孔孟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梁书·羊侃传》:“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
8.嘴上春风 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9.只谈风月 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清·张岱《游山小启》:“喜作闲人,酒席间只谈风月。”
10.捉影追风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依据,随意而行。 明·郑若庸《玉玦记·博弈》:“许人话捉影追风,骗人财探囊取物。”
11.云车风马 云为车,风为马。天上神灵的马。 晋·傅玄《吴梦歌》:“云为车兮风为马。”
12.挨风缉缝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第七卷:“但有一二分才貌的,那一个不挨风缉缝,央媒说合。”
13.饮风餐露 饮食风露。比喻远离世俗而生活或旅途艰辛。 明·无名氏《破天阵》第一折:“黄冠鹤氅,息气养神,导咽还丹,饮风餐露。”
14.应风披靡 披靡:草木随风散倒。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15.扬风扢雅 品评诗文。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诸人尝寓其家,流连觞咏,声光映蔽江表。此皆林下之人扬《风》扢《雅》,而声气所届,希风附响者,如恐不及。”
16.酝藉风流 酝藉:宽和有涵容。形容人的风度潇洒温文。 《旧唐书·权德舆传》:“动作语言,一无外饰,酝藉风流,为时称向。”
17.捱风缉缝 捱:同“挨”,挤入;缉:连接。多方钻营、找门路。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公侯》:“别个秀才要去结交县令,还要捱风缉缝,央人引见,拜在门下,认为老师。”
18.月下风前 游乐休息的环境。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元·丘处机《无俗念·乐道》词:“月下风前,天长地久,自在乘鸾鹤。”
19.月晕主风 晕: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围的光圈。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则是有风的预兆。 《田家五行·杂占论月》:“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
20.有长者风 长者:年长有德的人。有长者风度。指为人品质高尚,待人宽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荆州刘皇叔……仁慈宽厚,有长者风。”
21.线断风筝 比喻如断线的风筝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掴着手分开云雨,腾的似线断风筝。”
22.迅风暴雨 暴:突然而猛烈。形容声势浩大,来势迅猛。 宋·洪迈《夷坚丙志·舒州刻工》:“至午,黑云倏起西边,罩覆楼上,迅风暴雨随之。”
23.寻风捕影 寻:探求。探风势,捉影子。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晋·陆机《演连珠》:“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
24.纚风沐雨 纚:古代束发的布帛。风吹头,雨洗发。形容四处奔波,十分辛苦。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执事自西北控东南之议不复可行,恐纚风沐雨正无已时。”
25.向风靡然 向风:闻风仰慕;靡然:倒伏的样子。形容人们倾心向往 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于是怀文之士,莫不向风靡然。”
26.薰风解愠 薰风:和煦的风;愠:怨恨。温和的风可消除心头的烦恼 《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27.西风斜阳 西风:秋风;斜阳:夕阳。形容衰败的景象。比喻腐朽没落的趋势。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途路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
28.嚣风遂行 嚣风:喧闹争竞、奔走钻营的风气。指奔走钻营、争权夺利的风气逐渐兴盛。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庶僚百位,专断于一司,于是嚣风遂行,不可抑止。”
29.相风使帆 相:察看。看风向用帆。比喻为人处事随机应变。 宋·陆游《醉歌》:“相风使帆第一筹,随风倒柂更何忧。”
30.乡风慕义 乡: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仪。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延颈举踵,媀媀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31.败化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参见“败俗伤化”。
32.迅雷烈风 迅:迅速。迅疾的雷,猛烈的风。 清·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1回:“那时宫中一番迅雷烈风的举动,宫外尚一点没有知道。”
33.省俗观风 省:察看。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隋书·炀帝纪》:“省俗观风,爰届幽朔。”
34.想望风概 想望:仰慕;风概:节操。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天下之士,莫不想望风概,咨嗟叹息曰:‘萧公真贤矣哉。’”
35.细雨和风 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前蜀·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诗:“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36.檄愈头风 檄:檄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讨伐等的文书;愈:超过;头风:头痛病。比喻檄文尖锐辛辣。 《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37.细雨斜风 细雨:小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形容小的风雨。
38.纹风不动 形容一点儿也不动,非常稳固。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四回:“瞧了瞧,街门关紧,推了推,纹风不动。”
39.望风而走 听到风声或看到踪迹,马上逃遁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4回:“今又不能尽力拒敌,反是望风而走。”
40.望风而溃 溃:散,溃逃。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西川自唐刘辟构逆后,久无干戈,人不习战。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蛮旗才举,望风而溃。”
41.望风瓦解 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 《周书·辛昂传》:“贼既不以为虞,谓有大军赴救,于是望风瓦解,郡境获宁。”
42.误落风尘 误:不是有意的;风尘:娼妓生活。指被迫从事娼妓生活。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可僯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43.抃风舞润 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喻意气相合。 《宋书·孔觊传》:“觊逊业之举,无闻于乡部;惰游之贬,有编于疲农。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舞润,凭附弥年。”
44.弊绝风清 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宋 周敦颐《拙赋》:“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45.别有风趣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清·周亮工《读画录·张损之》:“损之此幅,别有风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46.贪墨之风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47.北风之恋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48.谈吐风雅 风雅:风流儒雅。指有文化修养和生活风度。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一回:“钱江听罢,暗忖这人气宇非凡,谈吐风雅,倒把人民两字记在心中,料不是等闲的。”
49.倜傥风流 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风流:英俊有才学。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南邑某生,少而聪慧,既长,丰神韶秀,倜傥风流。”
50.墙风壁耳 墙透风,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逮捕》:“你想墙风壁耳,万一传了出去,说我窝藏徐锡麟的党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
51.清风高谊 风格高尚,友谊深厚。 《剪灯余话·两川都辖院志》:“以荐冥福,清风高谊,传播江湖间。”
52.奇风异俗 奇特的习惯和风俗。 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十二日》:“街头每见奇风异俗。每有女子头顶一件大罩袍,脸前垂一黑色厚纱幔。”
53.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54.猛风骤雨 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忽见乌云陡暗,猛风骤雨,冰雹如阵一般打来,打得那些丁夫,跌跌倒倒,往后退避。”
55.蛮风瘴雨 蛮:荒凉的南方;瘴:瘴气。指南方有烟雨瘴气的地方。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明·周楫《西湖二集·吹风箫女诱东墙》:“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56.卖弄风情 故意装出娇媚的姿态诱惑人。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又见金钟儿不住的卖弄风情,将全副精神都用在何公子身上,毫无一点照应到自己,那里还坐得住?”
57.美雨欧风 欧:欧洲。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清·秋瑾《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
58.流风遗躅 流风:遗风。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和陈迹。 金·蔡松年《雨中花》词序:“方今天壤间,盖第一胜绝之境,有意十筑于斯,雅咏玄虚,不谈世事,起其流风遗躅。”
59.流风遗泽 流风:遗风;泽:恩泽。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德泽。 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太祖经始大基,流风遗泽,所被者远,五圣遵业至今,百有二十余年。”
60.别风淮雨 别:指“列”的误写;淮:指“淫”的误写。用讹字以求新异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61.流风遗韵 流风:遗风。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行变法的流风遗韵中长大的。”
62.流风遗烈 流风:遗风;烈:功绩,功业。指前辈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功业。 宋·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烈,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
63.浪静风恬 恬:安静。风平浪静。比喻十分平静。 元·王实甫《苏小卿月夜贩茶船》:“这些时浪静风恬。”
64.老骥嘶风 嘶:马叫。马老了但雄风犹在,鸣叫的声音还很雄壮。 《光明日报》1980.8.18:“‘老骥嘶风,英心不退’,年富力强的青、壮、少年又当如何!”
65.雷励风行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雷励风行。”
66.老马嘶风 嘶:马叫。马老了但雄风犹在,鸣叫的声音还很雄壮。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这位舅太太也算就得个‘老马嘶风,英心未退’了!”
67.謇谔之风 謇谔: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风。 《晋书·裴秀传》:“骞素无謇谔之风,然与帝语傲。”
68.疾风横雨 疾:急速猛烈。形容声势浩大,来势迅猛。 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华叶蓊郁,而必归于槁亡,遇疾风横雨,则摧落更速焉。”
69.惊风扯火 形容大惊小怪,自相惊扰。 沙汀《在祠堂里》:“总是惊风扯火的!请问,搜查也搜查了,他还会把那个抓起来去枪毙么?不会的。”
70.蹇谔之风 蹇谔: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风。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
71.八面驶风 驶:驾驭。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转,吃得开 老舍《神拳》第三幕:“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72.八方风雨 八方:四方四隅的总称。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唐 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73.旧时风味 风味:风度,风采。从前的风采。 明·陈汝元《金莲记·外谪》:“怀金黛,想玉鬟,旧时风味尚依然。”
74.暴风疾雨 暴:急骤,猛烈;疾:迅疾。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清史稿 灾异志三》:“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75.挥翰成风 翰:鸟毛,指毛笔。握笔写字,腕下生风。形容写字作画极为快捷和熟练。 清·李渔《意中缘·名逋》:“终日价挥翰成风,泼墨如雨,给不尽好事之求。”
76.八面威风 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77.虎啸风驰 啸:兽类的长声吼叫。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夫虎啸风驰,龙兴云属,故重华立而元凯升,辛受生而飞廉进。”
78.过耳秋风 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79.高风伟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清·汪琬《耒虞先生年谱后序》:“先生暮年虽复见扼于用事者,屏置海外以殁,而高风伟节讫今传述于吴越人士之口。”
80.观望风色 观望:看风头。指犹豫不定,坐观情势发展,以便见机行事。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7章:“由于黎的态度逐步软化,原属国民党的国会议员纷纷南下或者躲在六国饭店里观望风色。”
81.饱经风霜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82.别有风味 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 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83.风波平地 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明·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因辐辏旧日姻盟,潜归去,风波平地,夫妇各飘零。”
84.风成化习 习:习惯。指形成风气与习俗。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纷扰日久,求竞成俗,或推货贿以龙跃,或阶党援以凤起,风成化习,大道渐芜。”
85.风尘表物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晋书·王戎传》:“王衍神恣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
86.风尘外物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87.风餐水宿 在风中进食,在水上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宋·黄庭坚《上南陵坡》诗:“风餐水宿六十里,蛇退猿啼八百盘。”
88.风餐水栖 在风中进食,在水上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89.风尘物表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宋·马永易《实宾录》:“晋王戎目王衍,自然是风尘物表。”
90.风尘之警 风尘:战乱;警:警报。战乱发生的警报。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91.风尘之惊 风尘:战乱。战乱发生的警报。 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威墓志铭》:“归葬时,东夷有风尘之惊,廷臣喧嚣,仓黄促战。”
92.风餐雨宿 在风中吃饭,在雨地里睡觉。形容行旅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风餐雨宿,走了二十八个日头,正月十四日,进了顺城门,在河漕边一个小庵内住了,安顿了行李。”
93.风僝雨僽 僝、僽:指憔悴、烦恼。形容人历尽苦难,非常烦恼和憔悴。 元·滕斌《普天乐·色》曲:“春光过也,风僝雨僽,一叶秋来。”
94.风舂雨硙 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硙:石磨,研磨谷物。比喻将发生某种情况,事先出现的征兆。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郭《图赞》曰:‘小虫似蚋,风舂雨硙。’”
95.风从响应 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起,应声而从。比喻迅速起、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宋·邵博《闻见后录》:“无有远迩,风从响应,载考载稽,名实相称。”
96.风尘之言 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魏书·王慧龙传》:“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97.风尘之声 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诸所谮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98.翻风滚雨 兴风作浪。
99.风飞云会 会:会合,聚合。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逢时会或君臣遇合。 元·揭傒斯《与尚书右丞相书》:“一旦风飞云会,加之百官之上,立于庙堂之内,以数尺之身,任天下之责,方寸之心,关天下之虑。”
100.风发泉涌 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风发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