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


两袖清风

拼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

解释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出处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两袖清风的典故

明代的地方官进京见皇帝时,要送礼物给皇帝及权贵,以博取他们的欢心。兵部侍郎于谦对此事非常反感,他从外地进京时,不但没有带西,还作了一首诗以表示自己的态度。诗中说,虽然当地有绢帕、麻菇、线香等土产,但它们是百姓的生活依靠,当官的要是去搜刮,那百姓可就遭殃了。

  所以他见皇上什么都不带,只有两只袖管里的风。这个成语比喻为官非常清廉。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两袖清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熬清守淡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挨风缉缝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
捱风缉缝 捱:同“挨”,挤入;缉:连接。多方钻营、找门路。
熬清受淡 熬:忍受。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败化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弊绝风清 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抃风舞润 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喻意气相合。
别有风趣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北风之恋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