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染耳濡


目染耳濡

拼音mù rǎn ěr rú

解释见“目擩耳染”。

出处《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至于诵习书史,博览篇章,目染耳濡,课学即求心之道。”


暂未找到成语目染耳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目染耳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案剑瞋目 案:同“按”,握住;瞋目:瞪眼。手握宝剑,怒目而视。
扒耳搔腮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比目连枝 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避人耳目 指避免走漏消息。
不堪入耳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不堪入目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本来面目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嗔目切齿 嗔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