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伐口诛


笔伐口诛

拼音bǐ fá kǒu zhū

解释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处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暂未找到成语笔伐口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笔伐口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爱口识羞 爱:吝惜。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
碍口识羞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聱牙戟口 聱牙:不顺口。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不矜不伐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闭口不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标同伐异 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笔耕砚田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