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


难兄难弟

拼音nán xiōng nán dì

解释难:患难。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当;难分高下。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人同样坏。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难兄难弟的典故

“难兄难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原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德行》,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难兄难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碍难遵命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暗箭难防 暗箭: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防:防备。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很难防备。
冰山难靠 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本性难移 移:改变。指长期形成的癖性习惯;难以改变。
百年难遇 百年也碰不到。形容罕见或很不容易碰到。
百般刁难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才大难用 见“材大难用”。
长夜难明 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
材大难用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