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之若浼


避之若浼

拼音bì zhī ruò měi

解释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暂未找到成语避之若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避之若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昂昂自若 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安身之处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安之若命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鞍马之劳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暧昧之情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爱才若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爱莫之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