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耳忘私


公耳忘私

拼音gōng ěr wàng sī

解释见“公尔忘私”。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暂未找到成语公耳忘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公耳忘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暗室私心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暗约私期 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
安不忘危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扒耳搔腮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不忘故旧 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拜恩私室 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
报冰公事 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白衣公卿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