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简残编


断简残编

拼音duàn jiǎn cán biān

解释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尤指古代的书籍。

出处宋 陆游《对酒》诗:“断简残编不策勋,东皋犹得肆微勤。”


暂未找到成语断简残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断简残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不断如带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抱残守缺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成城断金 谓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残篇断简 残缺不全的书籍。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残汤剩饭 残:剩下的。吃剩下的汤水饭食。
迟疑不断 犹言迟疑不决。
残编裂简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