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八道


四至八道

拼音sì zhì bā dào

解释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暂未找到成语四至八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四至八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
爱非其道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捱三顶四 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安贫守道 道:主张、学说。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八窗玲珑 ①指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八纮同轨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八面受敌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巴三揽四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