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

拼音ān pín lè dào

解释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暂未找到成语安贫乐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安贫乐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
安如太山 见“安如泰山”。
安土乐业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安土重旧 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安心乐业 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安土重居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