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齑画粥


断齑画粥

拼音duàn jī huà zhōu

解释分开捣碎的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指食物精简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断;画:断开;划分。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暂未找到成语断齑画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断齑画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不断如带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成城断金 谓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残篇断简 残缺不全的书籍。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迟疑不断 犹言迟疑不决。
抽刀断水 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愁肠寸断 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出谋画策 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惩羹吹齑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残编断简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