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啕痛哭


号啕痛哭

拼音háo táo tòng kū

解释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暂未找到成语号啕痛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号啕痛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哀痛欲绝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
剥肤之痛 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不知痛痒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奔走呼号 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不痛不痒 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沉着痛快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创巨痛深 创:创伤。伤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极其沉痛的损失。
长歌当哭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砥厉名号 见“砥砺名号”。
砥砺名号 亦作“砥厉名号”。谓自修品节,以保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