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哭流涕


恸哭流涕

拼音tòng kū liú tì

解释恸:哀痛;涕:眼泪。形容极其悲痛伤心。

出处宋·陈亮《祭朱寿之文》:“今子之死,乃独有感于余心而兴不幸之叹,至于恸哭流涕不能自已。”


暂未找到成语恸哭流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恸哭流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悲愁垂涕 垂:垂下。涕: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触目恸心 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长歌当哭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沧海横流 沧海:大海;横流: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也作“横流沧海”。
从善如流 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电流星散 比喻迅速消散。
颠仆流离 同“颠沛流离”。
跌宕风流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