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肥锺瘦


胡肥锺瘦

拼音hú féi zhōng shòu

解释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暂未找到成语胡肥锺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胡肥锺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跋胡疐尾 比喻进退两难。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乘轻驱肥 同“乘坚策肥”。
朝锺暮鼓 见“朝钟暮鼓”。
乘坚策肥 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乘肥衣轻 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肠肥脑满 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岛瘦郊寒 唐朝贾岛和孟郊的诗歌风格,多以清切凄苦为主。
二缶锺惑 用两种容量不同的器具来量粮食,怎幺也量不清。比喻标准不一,是非不明。缶、锺:指量器。
封胡羯末 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