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堂大笑


哄堂大笑

拼音hōng táng dà xiào

解释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出处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哄堂大笑的典故

宋朝的时候,有个姓冯的人和一个姓和的人在一起工作。姓和的是个急性子,姓冯的是个慢性子。

  一天,姓冯的穿了一双新靴子,姓和的见了后说:我俩的靴子一模一样,你买靴子用了多少钱?姓冯的慢慢地抬起左脚说:九百钱。姓和的一听:什么,九百钱?我这一双花了一千八百钱呢!他马上质问身旁的仆人说:原来你背着我贪污钱了!看我回去好收拾你!这时,姓冯的又慢慢地抬起右脚说:这一只也花了九百钱。在场的人听他这么一说,立即哄堂大笑起来。弄得姓和的哭笑不得。

  这个成语形容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哄堂大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值一笑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笔大如椽 椽:房椽;放在檀上架屋顶的木杆。笔大得好像椽子。多形容大毛笔。
膀大腰圆 形容魁梧粗壮的人。
不识大体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百年大计 百年:泛指长久;计:策略。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彪形大汉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勃然大怒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谄笑胁肩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