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迥望


极目迥望

拼音jí mù jiǒng wàng

解释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处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暂未找到成语极目迥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极目迥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昂首望天 昂首:抬起头。仰着头看天。形容态度十分傲慢;眼光向上;不深入基层或做事脱离实际;也作“昂首天外”。
案剑瞋目 案:同“按”,握住;瞋目:瞪眼。手握宝剑,怒目而视。
不知纪极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比目连枝 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避人耳目 指避免走漏消息。
不堪入目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本来面目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