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嘴撩牙


课嘴撩牙

拼音kè zuǐ liáo yá

解释搬唇弄舌。课,用同“嗑”。

出处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暂未找到成语课嘴撩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课嘴撩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聱牙佶屈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謷牙诘屈 同“诘屈聱牙”。謷,通“聱”。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
聱牙诎曲 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聱牙戟口 聱牙:不顺口。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笨嘴拙舌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拨嘴撩牙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