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zhī

地主之谊



地主之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即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当地主人应尽的义务。地主:当地的主人。谊:情谊。

引证解释

  1. 《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 谓 子贡 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餼,以相辞也。’”
    杜预 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餼,生物。”
    孔颖达 疏:“致礼礼宾,当谓有以礼之,或设饮食与之宴也。”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你二位来了,我还不曾稍尽地主之谊,却反扰了你二位几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不要紧,今晚可以在敝村住一晚,我们可以代 张先生 尽尽地主之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饌,於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

网络解释

地主之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ì zhǔ zhī yì,意思是指一个区域的人对另一个区域的客人进行招待的义务。


基础信息

拼音dì zhǔ zhī yì

注音ㄉ一ˋ ㄓㄨˇ ㄓ 一ˋ

繁体地主之誼

出处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感情地主之谊是褒义词。

例子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谜语做东

近义东道之宜

英语do the duties of the host(the friendship of a hos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地主之谊的意思解释、地主之谊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安身之处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安之若命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鞍马之劳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哀感天地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暧昧之情 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哀鸿遍地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爱莫之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