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i guò sòng

才过屈宋



才过屈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基础信息

拼音cái guò qū sòng

注音ㄘㄞˊ ㄍㄨㄛˋ ㄑㄨ ㄙㄨㄥˋ

繁体才過屈宋

出处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感情才过屈宋是中性词。

例子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近义才高七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才过屈宋的意思解释、才过屈宋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聱牙佶屈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謷牙诘屈 同“诘屈聱牙”。謷,通“聱”。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
爱才好士 好:喜爱。爱护、重视人才。
爱才怜弱 怜:同情。爱护人才,同情弱者。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才若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爱才如命 爱惜人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辩才无碍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