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shí dòu gēng

箪食豆羹



箪食豆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箪: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箪饭食,一豆羹汤。指少量饮食。比喻小利。


基础信息

拼音dān shí dòu gēng

注音ㄉㄢ ㄕˊ ㄉㄡˋ ㄍㄥ

繁体簞食豆羹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感情箪食豆羹是中性词。

例子明·陈继儒《小窗幽记》:“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箪食豆羹的意思解释、箪食豆羹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嗷嗷待食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哀梨蒸食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不食马肝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不食之地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布衣蔬食 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不食周粟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伴食宰相 伴食:陪伴人家吃饭。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