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 ér

鼎足而居



鼎足而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基础信息

拼音dǐng zú ér jū

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ㄦˊ ㄐㄨ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感情鼎足而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鼎足而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鼎足而居的意思解释、鼎足而居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碍足碍手 同“碍手碍脚”。
安土重居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安枕而卧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昂然而入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挨肩并足 形容人群拥挤。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安居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不足介意 不值得放在心上。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