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àng chū zhì

量出制入



量出制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量:估量;制:规定。估量支出情况再定其收入之道。

网络解释

量出制入,根据国家每年所需要的经费来规定相应的科征收入的财政原则。《汉书·食货志上》就有“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记载。但这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唐代,杨炎才正式提出“量出制入”的口号。《旧唐书·杨炎传》记他建议推行“两税法”时说:“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基础信息

拼音liàng chū zhì rù

注音ㄌ一ㄤˋ ㄔㄨ ㄓˋ ㄖㄨˋ

出处《新唐书·杨炎传》:“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

感情量出制入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管理。

近义量出为入

反义量入为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量出制入的意思解释、量出制入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昂然而入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爱如己出 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
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拔丛出类 犹言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拔萃出类 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
拔群出萃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
不入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不自量力 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