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èr wèi

食不二味



食不二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引证解释

  1. 《左传·哀公元年》:“昔 闔庐 食不二味,居不重席。”
    《孔子家语·问礼》:“食不二味,心不淫志,以与万民同利。”
    《东观汉记·李恂传》:“常席羊皮,卧布被,食不二味。”
    亦作“食不兼味”。 《韩诗外传》卷八:“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臺榭不饰,道路不除。”
    《后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絶奢饰,食不兼味,衣无二綵。”
    《梁书·江革传》:“﹝ 江革 ﹞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

网络解释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bù èr wèi

注音ㄕˊ ㄅㄨˋ ㄦˋ ㄨㄟˋ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感情食不二味是中性词。

例子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俭朴。

近义食不重味、食不兼味

反义大吃大喝、食案方丈、食必方丈

英语have meal with only one dis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食不二味的意思解释、食不二味是什么意思由词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傲不可长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傲慢不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爱答不理 不爱答理。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爱理不理 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按捺不下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按纳不住 按纳: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昂昂不动 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形容目中无人,十分傲慢的样子。
嗷嗷待食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